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达瓦孜非遗传承中心学生吾舒尔古丽·麦麦提,早上准时出现在演练大厅,练习2个小时后再去吃早餐。...
为宣传优秀文化遗产对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全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30日,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文化遗产保...
7月2日上午,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方志江苏馆”,来自徐州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洪海正在进行现场制作表演,栩栩如生的返乡人员登记场景,惟妙惟肖的核酸检...
非遗,是经过中华文明历史长河洗涤、积淀与传承下来的珍贵财富,它记录着历史、反映着生活,也承载着人们的经验、智慧和共同情感。数据显示,我国73%以上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非...
6月28日上午,为期四天的“锦绣世界——2022年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在海口会展工场开幕。
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起点,闪亮登场的“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吸引全省13市线上线下齐发力,以“一市一品牌”特色活动成功助力非遗好物“吸粉...
近年来,永嘉昆剧团坚持守正创新,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并在保持戏曲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赋予永昆时代光彩。...
6月12日,13组亲子家庭走进乐清市首家温州市瓯越非遗百家坊——乐清市龙花细纹刻纸研究所,体验乐清细纹刻纸工艺,感受传统文化艺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
6月10日下午,镇江市西津渡景区里人流涌动。南京剪纸、常州梳篦、苏绣、扬州富春茶点、镇江恒顺香醋、东台发绣……青石板老街上搭起了长长的市集,60余项江苏省代表性非遗项目...
大量非遗从“展品”变“产品”,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反映出活态传承方式正在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活力。...
6月11日,2022年绍兴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上虞)系列活动在绍兴市上虞区上浦镇东山村启幕。
“十指生秋水,数声弹夕阳”,浙派古琴传承人徐君跃老师弹奏的一曲《高山流水》令现场观众们回味无穷……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即将在6月10日正式启动。
今年60岁的胡建民是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从事裹粽技艺已30余年。
近日,安徽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47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31项、扩展项目16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10个类别。...
5月26日,在杭州余杭百丈镇的竹林深处,一座有温度、承载着乡土文化记忆的乡村博物馆揭开面纱,全国首个纺梭主题博物馆——传梭博物馆正式开馆。...
近年来,和“非遗文创”“非遗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成为乡村发展赋能的重要力量。
昆曲有着“百戏之师”之称,2022年5月,昆曲入选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已有21个年头。
立足于唐卡、藏香、雕刻、藏陶、裁缝等传统手工艺,集文化传习、职业培训、就业帮扶于一体的浙川文化产业园,如今日益成为壤塘当地的一个文化窗口、旅游必去打卡点。...
欢喜弥勒、比翼双飞、一团和气、西游记……近日,这些造型栩栩如生、色彩斑斓的风筝,仿佛在曹雪芹风筝博物馆里展翅飞舞。...
近日,杭州市钱塘区公布了3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为项目保护单位授牌、开展培训,这也是钱塘区成立以来认定的首批区级非遗名录。...
一张红色的手工纸,对角折叠几次,然后剪上几刀,片刻工夫,一朵拥有12个花瓣的莲花便呈现在大家眼前。
2月19日,徐州市贾汪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洪式太极授牌暨潘安湖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在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潘安水镇举行。...
“陈老师,新年到了,来您这儿讨个‘吉利虎’……”22日上午,在南京市鼓楼区,市工艺美术大师陈耀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迎来相识多年的好友老王。...
11月1日,《婺风遗韵》惊艳亮相金华亚运分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