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通报2024年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情况,黄山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天地图·黄山)再获全省市级平台评估第一名。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五维度”全力推动“天地图·黄山”建设与应用,不断提升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一、顶层规划“给力度”。黄山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明确“智慧黄山时空信息平台与黄山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是全市统一的时空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各级各部门要统一使用、共同维护,不再进行类似平台的开发建设。
二、部门衔接“有法度”。联合市数据局印发《智慧黄山时空大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明确凡需时空信息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需黄山市数据资源局提交经黄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意《黄山市时空信息资源共享申请表》,再予以审核,我局在方案审核阶段就向各部门主推天地图作为时空底座支撑,从项目源头规划推广天地图的应用。
三、上下联动“重深度”。向区县局下发《关于加强智慧黄山时空信息平台与黄山市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统筹基础测绘项目,强化信息数据汇交和天地图更新工作,并将各区县局向市局汇交信息数据情况纳入对区县局的年度考核,紧跟省级平台形成省市县一体化的数据汇交更新联系机制。
四、宣传推动“打响度”。面向部门,邀请相关部门召开征求意见会议,向市向各部门介绍和推荐天地图;面向业内人士,借助市大数据协会主题宣讲等活动,对全市作了《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黄山实践》主题报告,向全市大数据协会会员推介天地图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面向社会公众,利用《土地法》和《测绘法》等宣传日、应急测绘实战等契机,通过走进社会公众和宣传媒体报道向社会公众宣传推广天地图,提供社会公众知晓率。
五、应用服务“拓广度”。针对有应用需求单位,2024年先后赴市县农业农村、环保、林业、文旅、水利、供销社和数据局等20多个部门单位,了解他们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情况,主动推介天地图应用;结合黄山特色产业,针对需求单位,我们派专人对接服务,确保数据对接到位,服务跟踪到位。
目前,“天地图·黄山”线上已为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社会治安治理、水利等26个部门提供了168个服务,为城市大脑、茶产业大脑等7大智慧专题提供基础时空数据支撑,服务访问量已达7500多万次,线下为72单位提供了数据交换170次,提供数据量达到7.64TB,节约财政建设资金约3亿元,预计每年节约运维成本9600万元,不仅仅获得使用部门的认可,还获得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形成了良好建设氛围,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