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到田头指导春耕。
昨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来到太湖水稻示范园,为一批种粮大户、农技人员讲解小麦种植管理注意事项。“当前60多万亩小麦已进入春季管理关键期,各地抓紧推动科技下乡,引导农户精种细管,实现小麦丰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士说。
在太湖水稻示范园西区麦田看到,青青麦苗已高10多厘米,园区生产技术负责人蒋珑说,由于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雨水较多,部分小麦播种期偏迟,但11月中下旬至今降水偏少,导致部分田块麦苗长势较慢。农业教授到田间现场指导,让农户根据苗情加强春季管理更有的放矢。在小麦拔节时精准施肥,加强草害和病虫害防治,之后还要加大力度清沟理墒,确保后期面对降雨能及时排水,让好地、好技术迎来好收成。当前,全市已有100余名农技人员、专家到田间指导春管工作。
加强春管,农机保障须到位。在太湖水稻示范园北部麦田里,一台高地隙植保机两边分别张开长8.5米、带喷头的杆子。驾驶员启动机器往前走,含药剂的喷雾从杆子下端喷入麦田。蒋珑说,小麦防病虫害、除草害,需要适期进行,高地隙植保机一天可作业250亩,比传统农机效率提高3倍。市农业农村局信息显示,全市春季农业生产计划投入农机具9000多台,其中植保机械4900多台,排灌机具3200多台。
备足用好农资,是抓好春管的关键。太湖水稻示范园库房里,一袋袋肥料高高堆起,已达38吨。另一间库房里是约4000斤稻种。“农时不等人,物资要先行,在加强小麦田间管理的同时,备好小麦后期、水稻种植前期所需的农资。”蒋珑说。从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期公司已组织供应复合肥有机肥共580吨,确保各类化肥库存900吨,并积极调度人员、车辆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公司已增设农资经营网点8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送服务1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