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首页>文化>非遗

潜山市:要让千年古陶“老手艺”活起来

  原标题:近年来,潜山市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组建非遗保护中心,推动痘姆古陶非遗产业发展——

  【文化中国行】让千年古陶“老手艺”活起来

  天柱山下,潜河岸边,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痘姆乡。在这里,引人驻足的是一个“庞然大物”——长约百米的古窑,宛如卧在山坡上的长龙,被当地人称为“龙窑”。

  近日,记者来到潜山市痘姆乡,近距离感受这座千年古窑。窑体依山而建,半埋于地下,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窑身内壁斑驳,黑而发亮,仿佛在述说着岁月的变迁。

  痘姆陶盛于唐宋,一度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诗人李白曾赞舒州(今潜山)酒具:“舒州杓(陶瓷酒具),力士铛(陶温酒器),李白与尔同死生。”沿用至今的百米古窑,被业内专家学者誉为“活化石”。

  痘姆乡因古陶闻名,制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与薛家岗文化一脉相承并绵延至今。6000年前,潜山先民发现痘姆乡蕴藏大量天然陶土,他们沿河建窑,围窑建坊,折松为炬,练泥冶陶。2021年,痘姆古法制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4年,潜山天柱陶瓷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

  “痘姆古法制陶,从制坯到烧制,周期较长、工艺讲究,仅烧窑就要三天三夜,还需专人看火。”说起制作工艺,痘姆古陶手工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涂胜友如数家珍,窑温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时,陶坯中的金属元素与松脂、柴灰相熔,即使一万多件相同的陶坯进窑,出窑时釉面也绝无雷同,因此窑变之美“只可遇见、不可预见”。

  “十里陶乡,百座龙窑,千家陶厂,万名窑工。”这是痘姆古陶最繁盛时期的写照,曾经,乡里家家有窑厂,人人会制陶。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陶制品渐渐被市场边缘化,传统技艺一度濒临失传。

  如何让古老“非遗”重新“活”起来?潜山市坚持守正创新,累计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抢救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持续推进痘姆龙窑加固改造、非遗客厅大师工作室等提升改造项目,打造“非遗+研学+旅游+文创”的多面性融合基地。

  如今,痘姆古陶先后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北京世园会、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等展览展示,成功举办痘姆古陶文化旅游节、“龙窑点火”“开窑见宝”“与陶有约”“千年窑火今更旺”等一批特色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了大众视野,千年古窑也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2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