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毗邻地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联防联控机制会议在海安市召开。南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顾德华,南通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葛重兵,海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长江,姜堰区、泰兴市、东台市、如皋市、如东县、海安市委政法委、检察院、公安局、教体局分管负责人及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严长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海安紧扣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权益保护两项重点,建立源头防范、教育矫治、关爱帮扶相互衔接的工作体系,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他倡议,要以“责任共担”凝聚共识,各地各部门应用好跨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人员数据定期交换、问题线索及时移交、重点人员动态监测、风险隐患协同处置,真正做到“底数清、动向明、处置快”。要以“行动共进”破除壁垒,用好“主侦地牵头、涉案地参与”的联合办案机制,集成共享行刑执法力量资源,加快提升跨区域警务协作水平,做到对未成年人流窜作案快速响应、精准打击。要以“资源共享”增进互动,探索建立一套“案例库”、一个“资源池”、一组“互助网”“三个一”资源共享机制,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互促共赢。
顾德华要求,要准确把握联防联控机制的目标任务。构建区域互动、专群结合的协作网络,形成纵向到底、贯通协调的信息网、预警网、联动网等“大协作”的网络体系,全力压缩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空间,实现多地区互利共赢。要切实增强联防联控机制的主动性。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不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以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为联结点,变被动协作为主动联系沟通,不断推进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要着力强化联防联控机制的组织保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继续巩固基础,更深入地推进毗邻地区未成年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从体制机制上打破地区分割和行政壁垒。
会议解读了《毗邻地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联防联控机制》(征求意见稿);盐城市、泰州市及各县(市、区)分别进行了发言;六县(市、区)党委政法委分管领导共同启动联防联控机制。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海安市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中心、海安中专和公安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