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小专科”大作为!台州医生这样破解抽动症密码

台传媒记者朱玲巧

当12岁的佳佳在教室里流畅地朗读课文时,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阳光女孩曾经历过“怪病”折磨,不停地点头、说一句话都会被数次的痉挛打断。

近日,台州市立医院儿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创新团队入选浙江省首批“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的消息传来,来自衢州的佳佳妈妈送来了一面锦旗,“是郎伯旭医生带领的团队给了孩子第二次人生。”

被“怪病”困住的童年

时间倒回2024年7月,佳佳突然出现频繁耸肩、伸脖的“怪动作”,短短两个月就发展到下肢抖动并疼痛,每天多达数万次的抽动让她无法专心上课。

更令父母揪心的是,原本开朗的孩子开始闭门不出。“孩子说不想看到其他人异样的眼光,我们跑遍北上广的医院,吃了不少药,副作用却让病情雪上加霜。”

转机出现在2024年12月初。经病友推荐,佳佳一家慕名来到台州市立医院康复医学(针灸推拿)科。郎伯旭教授通过诊治,确诊佳佳得的是儿童多发性抽动症,进一步拍片检查,发现她的颈椎解剖位置明显错位。“就像紧绷的琴弦,我们要帮孩子重新调校身体这部精密乐器。”郎伯旭说。

郎教授团队为佳佳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用针灸针精准刺入头部特定区域,通过针刺松解周围的软组织,精准定位正骨纠正错位的颈椎。初次治疗后,佳佳的症状即出现明显减轻。经过4个疗程的系统治疗,孩子的症状消失,X片显示颈椎位置基本恢复正常,那个爱说爱笑的孩子又回来了。

创新疗法惠及2万家庭

据了解,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后会出现面部肌肉或肢体肌肉反复地抽动,有些甚至还会发出各种怪叫声。本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国内外医学界至今仍没有定论,是一个复杂而典型的世界性疑难病。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抑制多巴胺受体,但由于引起多巴胺受体分泌异常的原因不清楚,因此是治标不治本,还容易带来嗜睡、头晕、发胖,甚至锥体外系等副作用。”郎伯旭介绍。

郎伯旭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所接触的第一位省外儿童多发性抽动症患者。2006年,来自连云港的小患者浩浩,不仅有全身剧烈抽动现象,还伴随着无法自控的怪叫声,学校已经要求孩子退学(实际已经休学),父母被孩子的病情折磨得心神俱疲。郎伯旭运用针灸结合精准正骨技术消除了颈交感神经节的刺激,阻断了异常兴奋的传导,使得颅内神经递质分泌恢复正常,症状随之自然消除。之后,郎伯旭和浩浩家属一直保持联系。15年后,浩浩母亲告诉他,浩浩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我与很多患者及家属都保持着联络,从最开始的电子邮箱、手机短信到如今的微信,家长们都非常乐意与我分享孩子的成长。很多孩子不仅病情上康复了,心理上放晴了,学业上还成才了,我收到的反馈,还有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郎伯旭说,浩浩治疗的成功,是他研究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起点。“刘智胜教授所著的《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是我的入门导师,针灸治疗抽动症的资料太少了,就自己看书反复琢磨,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我们这个‘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又请到了刘智胜教授加入专家指导委员会,让我觉得自己的初心圆满了。”

“拯救一个孩子就是拯救一个家庭。”正是认识到这点,郎伯旭带领团队们苦心孤诣,开发出了一套以普通针刺、头针、正骨、耳针、埋针、腹针、微刃针、生物反馈等多种外治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至今已经在全国治疗2万多名患者。

“小专科”做出大文章

这支由16位专家组成的创新团队,不仅有来自儿内科、康复医学(针灸推拿)科、中医科、精神卫生科等多学科的临床骨干,还汇聚了台州学院医学院曹轩院长、赵志鹏、胡岳博士等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同时还特聘郑毅、刘智胜等11位国内相关学科顶尖专家作为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几年来,团队成员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郎伯旭名医工作室,记者遇到团队正在研讨最新课题——“外治法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团队临床负责人罗建昌是台州市立医院康复医学(针灸推拿科)副主任医师,他介绍道:“我们创新团队采用外治法为主,在做好临床治疗的前提下,还要探索我们外治法的作用机制以及该病发病的分子机制。”

台州市立医院副院长何彩娣是该项目后备带头人,她指出:“这个病的发生期正值儿童的生理、心理、性格、行为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能有效彻底的治疗,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后备带头人郎珈望医生展示着诊疗新的成果:“我们发现治疗后患儿脑电α波显著增强,这可能是改善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很多患儿不但抽动症状明显改善,还有很多患者出现性格改善、学习成绩提高、身体长高等情况,该外治法的外溢效应需要进一步探索。”

随着入选省级创新团队,这支杏林劲旅正加速形成特色的外治法诊疗方案,用中医智慧破解世界难题,让“小专科”做出大文章。(为保护隐私,文中患儿姓名为化名)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