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2024年10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休宁县齐云山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擦亮“天下无双胜境”品牌。
提升站位
抢抓文旅融合发展机遇
齐云山镇党委政府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深学细悟、整体融会贯通、坚决贯彻落实。
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优化全域布局,丰富产品供给。市委七届八次全会要求,构建业态多样产品矩阵,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水平,打造现代传播叙事体系。齐云山镇认真落实省市委工作要求,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推出更多互动式、体验式文旅新场景,把优质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齐云山发展高度关注,主要负责同志数次来镇调研指导,就齐云山发展提出具体要求。齐云山镇全面贯彻部署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标准推进齐云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高要求落实“齐云山—县城—万安”大景区建设,持续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提升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把“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品牌擦得更亮。
拼搏奋进
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能级
坚持“镇景村”一体。齐云山镇进一步完善“镇景村”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景区标准推进,推动岩脚村片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吸引设计师、数字游民等各路人才返乡入乡,提升乡村建设美学品位。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双招双引”,引进社会资本,完善文旅产业布局。
打造“山水村夜”业态。念好“山字经”,以山脉为经络,山上山下联动发展,推动自由家、向云端、英泽艺术等蓬勃发展;做优“水文章”,持续整治横江两岸,提升旅游观光栈道,丰富舞金龙、独竹漂等非遗业态;打响“村字号”,完善乡村产业布局,建设系列微产业园,把更多的乡村业态、农副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点亮“夜经济”,实施夜间照明工程建设,“点亮齐云山”,以“星火浪漫”为主题,丰富舞金龙、打铁花、炭花舞、如愿塔、七彩祥云烟花秀等夜游业态。今年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4日),共接待游客467380人次,其中景区进山游客共52079人,同比增长11.86%。
创新“文旅+康养”模式。围绕“康养+N”,打造全方位休闲康养旅游业态。“康养+饮食”,发挥白岳食品康养研究院智库优势,打造“材料+加工+销售”康养食品产业链,做好竹荪、竹笋、香风茶、白岳黄芽等食品加工;“康养+旅居”,以“自然、轻奢、养生”为理念,进一步改进提升齐云山生态度假酒店、自由家树屋等精品民宿,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旅居体验;“康养+体育”,积极承办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深入挖掘太极拳养生文化理念,举办武术养生交流大会,打造旅游康养基地。
多措并举
强化文旅融合发展支撑
坚持党建引领。齐云山镇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谋划“百花园”党建品牌,引导所属各村、祥源公司党组织以“花”为寓,同步创建8个子品牌,分别是“迎春”盛放(迎春花)、“金色”领航(油菜花)、“丹”心筑梦(牡丹花)、“向阳”生长(向日葵)、“荷”其幸福(菡萏花)、“玉兰”争春(玉兰花)、漫山“红”遍(杜鹃花)和“梅”香清韵(腊梅花),党组织和党员如百花一般馥郁芬芳。结合齐云山文化,打造“讲道理”基层治理品牌,创新运用换位“讲”和、治以载“道”、晓之以“理”工作法,为建设高品质休闲康养度假小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中央宣传平台刊发推广。
锤炼精干队伍。强化班子建设,带好干部队伍,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精的干部队伍。持续开展“问境界、问能力、问责任”三问活动,凝聚思想共识;围绕中心任务,接续开展“三比三看”百日攻坚行动,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善创造性落实。
扩大对外宣传。顺应文旅宣传方式变革,把全民宣传作为扩大旅游宣传的重要方式,树立全面宣传的观念,激发全面宣传的热情,创新全面宣传的方法;讲好“有意义、有意思”的故事,让人们循着故事来、带着故事走,让游客入耳入脑入心。
下一步,齐云山“镇景村”全体党员干部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白岳山水人文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出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带动“季季红”,实现“全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