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镇江经开区大路镇的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记者仿佛走进了一片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只见一块块数层楼高的盾构管片整齐存放在厂区的堆场上,这些管片很快将沿江而下,奔赴数百公里外的海太长江隧道项目。
“这是我们为海太长江隧道供应的盾构管片,总预制任务约5万块,其中单块管片的重量就接近20吨。”公司副总经理唱立军告诉记者,管片通常都是用“环”来计量的,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管片外径为16米,盾构隧道全长9326.775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公路盾构隧道,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该项目预计为企业带来约8亿元产值。
“管片由盾构机自动安装到隧道壁上,是隧道的‘金钟罩’,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安全和寿命。”唱立军介绍,在隧道盾构施工中,盾构管片是主要装配构件,是隧道的最内层屏障,承担着抵抗土层压力、地下水压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载的作用。公司为海太隧道供应的管片单块厚度达700毫米,精度要求达到亚毫米级,同时需要保持表面无裂纹,无色差,无渗漏。
高要求意味着高标准。在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生产车间,自动收面机器人、模具清理和喷涂机器人、重型AGV小车等智能化设备正在工人师傅的辅助下高效有序作业,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工作景象。为保证产品质量,从制造钢筋笼到加料入模,从混凝土浇筑到产品养护等,盾构管片生产实现了全流程流水线作业和智能化控制。
“浇筑管片需要将混凝土分4次注入模具,每次注入都需要振捣,将空气排出,让混凝土结合更紧密。”唱立军说,管片在模具里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抹平收光处理,以消除表面的微小不平整,防止以后的开裂。记者看到,经过处理后的管片表面光滑如镜,用手摸上去细腻滑润。
“每个管片都有‘身份证’,记录着它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指着管片身上的二维码标签,唱立军介绍,每块管片在加工初期就会被建档,每完成一道工序都会进行严格的‘体检’,全部环节检查合格后,才能把管片运到施工现场。后续用手机扫码就能查阅它们的类型、生产日期和质检信息等,既能方便拼装,也为日后的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对比传统生产模式,我们的智能化生产线功效更高、误差更小,不仅成品管片质量大大提高,而且产量也增加至1.5倍。”为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具竞争力的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先后研发、引入了原材料的智能运输与仓储系统、钢筋笼一体化加工、混凝土的精准配送、管片自动化生产等技术,形成了中交3.0现代无轨化独立窑流水生产线。
在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智脑中心”,只见大屏幕上各项数据信息闪烁不停。唱立军介绍,公司把生产、物料、仓储等各个系统全部整合起来,打造了生产全流程可管控、可追溯的信息化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对工厂日常生产及运作过程实现动态管理、智能分析、全程控制,做到生产过程安全可视,质量可控、责任可追溯。
作为央地合作的成果,中交一公局港发建科项目于2023年11月建成投产,截至目前企业产值已达1亿元,盾构管片的年生产量达到21万立方米。唱立军表示,未来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同时与周边高校开展产学研活动,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我市利用区域优势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建设数智建筑产业集聚区探索新路径。(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李嫡 吴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