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劳动者正迎来更多“阳光雨露”。昨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技能强城”行动建设高素养技能劳动者队伍十六条工作举措》(以下简称《十六条举措》),聚焦构建技能培育体系、技能创富体系、技能生态体系,力促高素养技能劳动者队伍“壮”起来。
年初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重点要建强“三支队伍”。其中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基础支撑。眼下,温州“强城行动”吹响冲刺“双万”城市的号角,《十六条举措》进一步凸显崇尚技能、崇敬工匠、打造技能型社会的鲜明导向,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构筑招引“全链条”
技能学历双提升 来温工作享补贴
打破学历门槛,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才能让更多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没有后顾之忧。为此,《十六条举措》提出,探索“技能+学历”现代技工教育改革。支持温州技师学院优势专业和高职院校开展“3+2”“技能+学历”长学制培养,打通技术工人学历能力“双提升”成长通道。
另外,我市还将为技能人才构建既有学历又有技能的“立交桥”。支持在温高校向本校相关专业全日制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纳入学分体系,鼓励在校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大技术技能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力度。
一手抓培育,一手抓招引。通过举办“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会和技能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大力引进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支持企业高薪引育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对中小微企业引进留用的全日制高级工、技师班毕业生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就业补贴。同时,支持技工院校开通省外招生直通车。
提高技能“含金量”
拓宽成长通道 探索评价机制
为让技能人才有待遇更有机遇。我市将探索“问企识才”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实施“5+5”产业领域重点企业“首席技师”政策,支持相关企业每年可自主评价推荐1-2名年薪10万元以上的技师,经择优评定列入“瓯越英才计划”,授予市“首席技师”称号,纳入E类人才,给予相关优秀企业一定的配售型人才住房购买名额。
此外,多措并举拓宽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如探索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一试双证”试点改革,对符合条件的数字技能人才进行一次评价认证,授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行业认可证书,为技能人才更多赋能。
松绑限制,探索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打破学历、经历、年龄等限制,对符合有关条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聘用到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
打造技能“培训圈”
家门口上夜校 终身职业培训
今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上技能夜校。根据《十六条举措》,面向企业职工和重点就业群体,创新开设“技能夜校”“技能业余课堂”,打造“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推进县域镇街培训网络全覆盖。
技能培训有哪些项目?据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我市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精准化职业技能培训,制定差异化培训补贴制度,实施紧缺职业(工种)动态调整和补贴上浮机制,健全适应技能人才成长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激活单元“小细胞”
激励创富型企业 帮扶低收入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十六条举措》创新提出打造技能创富型企业,鼓励企业实施技能人才股权激励计划、支持业内规模以上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备案,推动实现“以技提薪”。为了激励企业,探索将技术工人比例和薪资待遇等情况与“数据得地365”预评审、亩均评价、培训补贴等相挂钩,充分激发企业用人留人的积极性和主体性。
同时,创建技能共富型乡村(社区),培育技能致富型家庭。推广富有地方产业经济和就业需求特色的专项技能培训品牌,推动富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技能进村入社,塑造乡村(社区)技能新生态。实施低收入家庭“1619”技能帮扶行动,对低收入家庭中16-19岁青少年开展专项职业教育,给予全市500名以上“1619”帮扶对象生活费用补贴支持。开展“1619”对象和重点帮扶家庭订单式和定向定岗培训,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托育、幼教、电商、汽修、电工等就业技能培训,让低收入家庭人人有技能。(记者 孙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