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泉市制定了《龙泉市竹木“低小散”企业拆后土地利用引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全市392家竹木“低小散”企业转型提升或腾退清理出的土地进行规划引导、合理利用,涉及龙泉全市15个乡镇(街道)205个地块,总面积约1194亩。
竹木产业是龙泉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竹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良好,但通往绿色发展、高价值链的转型之路却面临重重挑战。多年来,竹木产业发展仍以传统粗放模式为主,大多数竹木企业(个体户)是一些“低小散”企业,管理不规范,存在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及安全生产、消防隐患等问题。同时,产业集聚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产品同质化、附加值低等。
今年5月以来,龙泉启动新一轮竹木“低小散”企业转型发展工作,锚定“园区外无‘低小散’企业”,整合优化产业园、小微园空间布局,配套出台支持政策、分批分类推进转型发展,科学布局竹材初加工点、锯板中心等。转型发展的“新解法”蔓延到竹木产业链前中后端,为产业发展腾出了新空间。
龙泉树立“大利用”观念,遵循“即拆即清,应耕则耕、应绿则绿、宜建则建”的原则,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规范拆后土地管理。按照《方案》指导意见,鼓励各地通过拆违复垦、拆违还路、拆违治脏、拆违改造、拆违增绿、拆违添景等有机结合,将拆除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美丽乡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相结合,与周边地块的整体开发、当前急需建设项目用地等相结合,拓展拆后土地利用途径,推动拆除、改造、利用的有效对接。
《方案》综合考虑地块性质和所有权情况、区域内实际需求等因素,实施“一地一策”,确保拆除后的土地得到全面有效管理和及时利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市民居住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性,按照《方案》规划引领,城区的腾退土地利用将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整体考虑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弥补城市功能,提升城镇发展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