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

首页>地方频道>台州>要闻

产业链上的“共富密码”

台传媒记者章雪瑶

农场里摘下的黄金柚,既能“论个卖”,又能制作成果汁,入驻近千家餐饮店,4个月销售额超120万元;养殖塘捕捞上岸的小海鲜,经高效分拣,有的进入各大商超,有的出口至阿联酋、美国等国家,售价翻番……

乡村振兴大局中,三门正聚焦小海鲜、柑橘、冲锋衣等六大特色产业,依托党建联建探索产业链共富工坊建设,最大限度激活要素、助推共富,抓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感知的共富成果。

目前,三门已成为全省首批、台州唯一的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县。全县纳入产业链的共富工坊126个,覆盖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52个,带动周边就业群体人均年增收约2.5万元。

组织联建“固链”

提升工坊发展活力

清晨,位于海润街道的海之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已开始忙碌起来。5条海产自动流水线同时开工,统一打包的海产品源源不断往外输送。

作为三门小海鲜产业龙头,海之蓝的年产值已超过8000万元。去年5月,三门以海之蓝为总部,建成小海鲜产业链共富工坊,除了进行小海鲜的生产加工,还集合冷链储存、技术培训、电商直播等功能。

“海之蓝企业党支部是龙头,联建的村党组织多达18个。”三门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小海鲜产业链共富工坊覆盖海润、花桥、蛇蟠等乡镇(街道),串联起血蚶共富工坊、渔旅融合共富工坊等。

推动共富工坊可持续运作该从何发力?三门的答案是:将“党建引领、统筹全局”作为全县“共富工坊”建设的底色,进一步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激发工坊发展活力。

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打造的“产业链共富工坊议事总部”因此成立。农业、供销、工商联等10家部门和邮政、农商银行等8家服务机构,每季度分产业开展会商会,研究工坊发展、生产运行等情况。

有了组织支撑,共富工坊建设的“朋友圈”更大、底气也更足。

“链主”企业、产业带头村党组织牵头,按照“一链一品”建立产业链党建联建,统筹资金、管理、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推动村村、村企结对;126名干部、38名企业党员集结成的“联坊干部”队伍,随时待命,为工坊提供生产、加工、销售全流程指导服务。

集聚资源“活链”

提高工坊创富能力

浦坝港镇桃峙村的大棚蜜橘种植基地里,橘农吕彩青将一个个采摘的蜜橘放进箩筐,“现在都是集中收购啦!”说话间,她将打包好的蜜橘放上货车,送往不远处的鲜甜共富工坊。

去年,土生土长的浦坝港“新农人”林鹏返乡创业,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鲜甜共富工坊,并创新解锁“工坊+基地+加工+市场+电商+配送+体验+金融”全产业链共富模式。在为周边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当地农户增收的同时,还陆续吸引12家农创企业入驻,孵育60余个新农人、农创客。

对农户来说,从事农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希望;但同时,他们也会因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农业生产中难以避免的风险而担忧焦虑。

三门依托共富工坊建立“才助共富”驿站,传授专业技术、寻找创富新路,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让农户的心得以安定。

“我们一方面通过合理谋划布局工坊建设,引导企业、新农人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另一方面结合乡村旅游、康养医疗、主题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三门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强化保障“兴链”

加足工坊运转动力

蓝岸青蟹共富工坊负责人彭大满让青蟹入住“单身公寓”,不仅将瘦蟹变肥蟹,还把青蟹的越冬存活率提升到了96%,亩均利润较传统养殖模式增长近20倍。

亭旁中学附近的冲锋衣共富工坊里,58岁的熟练工陈阿姨上个月拿了将近5000元的工资,她说“养老金”不用愁。

“这是我们三门黄金柚和涌泉蜜橘推出的联名产品——橘柚汁!可以线上下单,也可以前往线下餐饮店品尝哦!”“共富柚一村”直播间里,主播激情带货。

……

为了能够书写更多这样的故事,三门送就业到户、送技术到人、送政策进工坊、送项目到乡村,持续为共富工坊发展补足动能。

出台“共富工坊扶持政策15条”,从场地租赁、设备添置等方面给予一定补助,每年评定省市县级示范工坊,给予资金奖励、授信额度;聘请专业人才、技术能手担任导师,围绕种植、养殖、缝纫、电商直播等生产销售技能,对工坊员工开展菜单式培训;针对产业淡旺季,开展“共享员工”行动,就近就便安排员工临时入职,解决工坊紧缺岗位需求;将现有共富工坊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统一品牌等拓深延展,打响三门冲锋衣、小海鲜、山湾桔等区域公共品牌。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三门依托党建联建探索产业链共富工坊建设,让产业更加兴旺,可持续地为农民、农村带来真金白银的红利。”三门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柯斌说,到今年年底,三门预计打造300家共富工坊,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全覆盖。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4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