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靖江

【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泰州:钱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时间洪流倒映的,是城市蓬勃发展的拼搏姿态,是万千市民的烟火人生。

十年间,泰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顺利实现9万元到14万元“六级跳”,城乡极差由2016年的2.06缩小至1.87。十年来,泰州坚定践行共享发展理念,让450万人民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这里有最朴素的注脚:钱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笑容多起来。

  产业发展带动百姓增收

  生活的富足首先与就业相关。每一份工作背后,都连接着一个家庭的幸福。

  “虽然现在从早忙到晚,但工资每年都在增长,生活很有奔头。”新时代造船管加工车间资深电焊工闻炳红,自成家后开始记账,从家用品,到日常收支、人情往来,一笔笔、一项项,账目清晰记录了他的收入变化:2002年收入2万余元,2010年6万,2023年增长为10万多。

  产业的兴旺,生产一线的闻炳红最有体会。“以前每周会有休息日,今年可能要一直工作到腊月廿八,码头上不断有新船下水,公司也一直在招人。”闻炳红记得2015年首次承建首艘双相不锈钢管道的化学品船时,公司特地组织他们这些焊工骨干外出学习,现在更高难度的LNG双燃料船接单量,新时代造船居全国首位。

  十年的高速发展,新时代造船跻身造船行业中国前五强、全球前十强,闻炳红也成为同行“取经”的对象。作为焊工状元,他多次代表泰州参加省焊工技能竞赛并获奖。现在儿子考进江苏大学,一家人把八年前购入的房子装修一新,闻炳红也成为车间质量管理人员,“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闻炳红只是6万多名船舶行业从业者的缩影。“产业强”带动“百姓富”,产业发展是居民收入增长最大的底气。

  在闻炳红升职的这一年,原本在北京工作的黄珣回到泰州,入职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ICGEB)泰州区域研究中心。自此,归家的路程从1000多公里变成了20分钟。“在父母身边也可以继续做热爱的研究,而且更有意义了,之前是服务于一家企业,现在面向园区所有的企业。”

  该中心是由国际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医药城三方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致力于推进创新药的研制,与园区内2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合作,也是企业和产品“出海”的桥梁。有行业经验和生物学研究背景的黄珣大有可为。“以前上下班路上就能耗光力气,每月工资一半都用在出行、房租上,现在回家就能吃到妈妈做的饭,工资基本都能存起来。”

  日益鼓起来的“钱袋子”最懂闻炳红、黄珣们的幸福。2023年,泰州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9255元,剔除价格因素影响,比2011年翻了一番,排名全省第七位,比全国高10037元。近年来,泰州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常年保持在30%以下。

  帮扶创业拓宽致富门路

  “多年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创业团队负责人屠富强心里最近可不止一点甜,多年研究的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品通过行业头部客户测试,年底厂房装修结束,预计当年就能有1000万元销售额。

  该团队主要由东南大学材料研究室成员组成,他们通过材料、设备和工艺的一体协同研发,克服了多个技术难题,解决了关键材料“卡脖子”问题。目前项目成果已在滑动轴承产品领域开展应用,实现了高性能滑动轴承的国产替代,应用于能源动力、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

  依托江苏集萃表面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和商业运作,这个实验室项目正加速走向市场。“我们团队全是90后的硕博士,很多伙伴就住在公司附近,项目所在的海陵工业园还有房租补助,几乎没有通勤成本。”屠富强表示,在泰州创业很安心,可以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遇到技术难题,还有专家帮忙解决。

  高能级的平台集聚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泰州市构建起“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宣传”五位一体格局,推进双创环境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泰创业。

  “我们很幸运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节奏,踩准了发展的节点。”39岁的苏建华感慨地说。免费技能培训班,圆了苏建华的老板梦,她从一家珠宝企业销售岗位离职后,参加了海陵区人社局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班。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苏建华顺利创办了“泰有福”家政服务工作室。如今工作室已有员工近30人,服务客户近千人。

  创业,是实现财富梦想的最佳途径。为促进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泰州市组织开展“源来好创业”青年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组织高频次、多类型活动,累计为2.4万人提供就业创业服务。

  依托各级各类创业示范基地,泰州市大力组织创业指导促孵行动,采用创业沙龙、圆桌论坛、项目推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孵化基地管理运营水平,为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创业实体提供专业优质的“一站式”孵化服务。9月以来,全市各级创业孵化基地新入驻创业项目765个。

  强化保障提高“隐性收入”

  对于泰州市姜堰区顾高村村民高士平而言,幸福是困境中的一双援手。

  高士平罹患恶性肿瘤,治疗费用高达20万元,虽有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托底,但自费部分仍让这个不算富裕的家庭承压。幸运的是,泰州市医保局“双预警”机制及时捕捉到了这一信息,联动姜堰区民政部门,为高士平一家开启了绿色救助通道。“以前都感觉生病是很无助的,现在有了这样的好政策,心里觉得很踏实。”高士平说。

  从最低生活保障到临时救助,再到医疗救助政策全面覆盖,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让众多像高士平一样的家庭重拾希望。

  医疗救助“双预警”,是泰州市医保局在全省率先探索的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即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为主体,以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临时救助和托底救助为补充,根据参保险种设置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双预警线”。目前,全市累计资助11.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医疗救助51.6万人次,医疗救助资金支出1.58亿元,实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翻看十年来发展的记事本,泰州在推进城乡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造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统筹起来,把改善居住条件与提高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居民“隐性收入”。

  “十四五”以来,泰州市每年将全部财力的75%、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摊开地图,市区环状快速路网、“四好农村路”、“两纵四横”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撑起城市更结实的“骨架”。城市面貌焕新不仅体现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广厦,更呈现在温馨有序的老小区、井井有条的旧街巷。近年来,泰州市累计高标准完成棚户区改造26276户、老旧小区改造227个、老楼加梯投入使用337台,推动“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健身圈”“15分钟健康服务圈”“15分钟公益阅读服务圈”,市民足不出“圈”,尽享幸福生活。

  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改革发展成果触手可及、温暖可感,全面小康的幸福气息充盈在街巷深处,舒展在眼角眉梢。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4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