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妮婷)近日,记者走进温岭市双联村,只见美食街上人来人往,众多企业忙着生产赶订单,农户们则在田间劳作。一派繁华的背后,是一次次改革创新、一条条规章制度、一个个智能水表提供的坚实用水支撑。
双联村位于温岭城南镇,常住人口近3000人,生活、生产、灌溉用水量巨大,但临近的河道常年枯竭,主要靠白溪山塘供水,生产、生活、灌溉“三产争水”矛盾一直非常突出。
“以前村内管水制度不完善,村民自己也没有节水意识,往农田灌的水,一开就是一整天,谁家马桶漏水,也从不找人修,那时候村里用水量最高的时候达到1300吨一天。”双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方志回忆。
早些年,由于水资源紧张加上村民的用水乱象,每年8月到11月,村民便靠着村里的几口水井维持生活,村里勉强能给企业保障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用水。
为改变这一现状,双联村群策群力,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等契机,逐步形成了一套“用户节水、企业用水、村居收费、反哺居民”的良性节水机制。
2021年,双联村安装了367台智能水表,对每家每户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村民李路直成了村里的水务管理员,“我们还有专门的数据平台,哪家用水量出现明显异常时,我们会进行提醒,看是不是出现了水管破裂或者马桶漏水等情况。”
在进行硬件提升的同时,双联村还制定实行“用水收费、定额免费、超额加价”的阶梯水价制度以及节水奖励、偷水举报制度等系列举措,不断提升村民节水意识。
“综合考虑生活灌溉这两个主要用水方面的需求,给予每人每月8吨免费额度,直接将水量充值到用户水表账户。”李方志介绍,“村民们每月结余的用水额度,我们会在年底以户为单位结算,并按照剩余免费吨数给予粮油奖励。”
各项制度颁布后,一时间,村里修水管、修马桶的人多了起来。
此外,为了进一步规范农业用水,双联村在主要耕作区域设置公共灌溉取水计量龙头,实现刷卡取水、定额定量,建成双联村智能管水应用平台,实现“数智管水”,这一举措也促使当地农业从粗放型灌溉方式,走向精细化、节水型灌溉。
如今,双联村年节约用水量达到15万吨;原先村里至少上万吨的月用水量,现在最高不超过7000吨;村民日常生活用水总量从以往的每日800吨降至目前的每日200吨左右,节水率达到75%;企业生产用水也因生活、农业用水的骤减得到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