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没有看过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如果看过,是不是对“晴雯补裘”的片段记忆犹新?
日前,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三丝而行——清代江南三织造文化展”盛大开幕。开幕式上,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将在场观众瞬间拉回“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情境之中:雀金裘,又称“雀金呢”,乃是用俄罗斯的孔雀毛拈线织成的御寒之物,观之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然而,宝玉却不慎将其烧出一个洞眼,因罕有人识得此宝,无人敢揽织补之活,最终只能由晴雯出手……原著对晴雯织补雀金裘的过程进行了详尽描绘,宝玉看后赞叹道:“与原物真真一样了。”
“在文学作品中,既能将罕见名贵之物作为素材信手拈来,又能将补裘这样的织补过程描述得如此细致可信,这无疑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显赫的家世、开阔的眼界,以及丰富的阅历紧密相连。”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指着曹雪芹家族的一件相关碑文介绍,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yóng)及曹頫(fǔ),均曾任江南三织造的织造官,三织造汇聚了众多能工巧匠,代表着清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而织造曹、李、孙三家之间又有着姻亲关系,这也正应了《红楼梦》中的那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江南三织造:辉煌历史与技艺传承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这句诗生动描绘了江南三织造的辉煌盛景。
清顺治二年(1645),江宁(今南京)织造局恢复织造。顺治三年(1646),苏州、杭州织造局也相继重建。这三处织局专门负责织造宫廷与官府的华服锦缎,因此得名“江南三织造”。
织造是经、纬线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形成纺织品的过程。清初时期,在明朝官营织造的基础上,江南三织造逐步恢复重建,到了康熙、乾隆年间,更是达到鼎盛。江南三织造局各司其职,它们所织的丝织品品种繁多、构图多元、寓意深远,不仅是中国古代织造技艺的精湛体现,更是丝绸文化广博的见证。
除了专职丝绸生产外,江南三织造还承担着多种兼职任务。在政治上,它们负有专折奏事、南巡接驾、选送工匠等职责;在经济上,兼管榷关盐政,负责采办贡品、销售物资与制作器物;在文化上,则督理戏苑、出版书籍、管理朝廷厨房、结交名流。织造官虽为内仆,但身系钦差之职,成为连接皇室与地方、中央与地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清光绪三十年(1904),江宁织造局被裁撤;光绪三十二年(1906),苏州织造局也随之被裁;至宣统三年(1911),杭州织造局亦停止织造。至此,江南三织造成为历史……然而,那些曾经巧夺天工的织造技艺,在经历了涅槃之后,又在新时代迎来新生机,一代代织工机匠薪火相传,将这项技艺延续至今。
139件/套文物及非遗展品携千年丝韵而来
据介绍,本次展览共分为“何以织造”“织彩斑斓”“不止织造”“织韵新尚”四个单元,展出了匹料、织成、服饰、诰敕、奏折、碑刻、拓片、玉器、贡墨、贡纸等共计139件/套文物及非遗展品。展览通过追溯江南三织造的历史源流,展现其织造技艺、花色品种、文化内涵与角色职能,彰显非遗技艺与丝韵新尚的独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得到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以及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表示:“此次苏州丝博共有24件/套展品参展。这是苏州丝博与工美馆继去年‘天堂里’展之后的又一次深度合作。希望两家博物馆能够持续、更好地讲述江南文化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两家馆藏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还促进了苏州和杭州两个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陈刚也谈道:“丝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美馆不仅继承了丝织工业遗产,更一直致力于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丝绸及其文化。我们期望此次展览合作能够成为一个契机,促使各馆和单位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藏品利用、课题研究、展览交流、公众教育、文创开发,以及研学活动等领域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福利来啦!
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一楼临展厅,该文化展将持续至2025年2月24日。此外,杭报还特别联合博物馆准备了展览文创产品作为杭州新闻客户端积分商城的福利,共5份,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