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城市还没有完全苏醒的时候,有一群人,已经在朝阳下开启了新的一天。每天6点不到,在合肥市合淮路上的林业科技园公交站,十来位挑着扁担、拉着菜筐的菜农,总是准时来到这里等候。他们的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300路公交车来的地方。
300路,并不是一趟多么新鲜的线路,但从林业科技园公交站始发的这趟车,却是实实在在为了这群菜农专门增开的一班。迎着朝阳,这趟公交车拉着一车菜农,从乡镇奔赴市里的菜市场,开往了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
一趟开往菜场的公交车
凌晨4点不到,家住长丰县吴山镇五十埠村的万远成就已经将前一天摘好的菜打包好了。今年81岁的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因为闲不住,还是在自家屋前屋后都种了地,和老伴两人吃不完,余下的就都拿去菜市场卖掉。
“家门口人少,卖不动,大家都种地,也卖不上好价格。”为了能让自家的菜以更高的价格更快地卖出去,万远成每天都选择来市里卖菜,“先骑电动车带着菜出村,然后坐跑线大巴,到林业科技园公交站下,再坐300路公交车,终点是西七里塘菜市场,那边人多,菜好卖。”
像万远成一样的,还有其他不少菜农。凌晨5点,在吴王大道和206国道交叉口,万远成到了之后,从附近陆续又来了将近10位菜农一起等候跑线大巴。上大巴,下大巴,就来到了林业科技园公交站。
除了这批来自吴山镇的菜农,每天早上来林业科技园站等车的,还有来自小庙镇、杨庙镇、岗集镇等地的菜农。大家挑着扁担,拉着菜筐,筐子里有新摘的玉米、豆角、青菜、辣椒等时令蔬菜。
“车来了,车来了!”6点刚过没一会,300路公交车到站,很快,原本还挺宽敞的公交车就被大大小小的扁担、菜筐填满了,车厢里充满了新鲜的蔬菜气味。确保了菜都“安然”上车,菜农们才安心地找个位置坐下来。
7点不到,公交车准时抵达终点站省电气学校站,菜农们争先挑着扁担下车,朝西七里塘菜市场奔去,很快便有市民光临。“大爷大妈自己种的菜,新鲜,吃起来也放心,早上来逛逛买买菜,也是一种人间烟火气。”一位市民说。
为菜农“量身定制”的公交线路
300路公交车的起点原本设在北三十岗粮站。但每天6点15分的这趟车,却是从林业科技园站始发的。
原来,每天从北三十岗粮站方向上车的菜农也有不少,再加上还有上班族要乘车等等,村民的扁担、菜筐又占据了许多空间,300路原本的首班车和二班车经常满载,导致从吴山镇等方向来、要在林业科技园站上车的菜农经常挤不上车。
从2023年8月起,为让更多菜农进城卖菜出行都更便捷,合肥公交集团在林业科技园站增设了一班始发车。
此外,车队也加密了常规300路公交的发车班次,将清晨早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由5分钟缩短为3分钟。让菜农和上班族出行都更加舒心、方便。“只要是卖菜一定都要坐300路,下车就是菜市场,特别方便。”75岁的菜农谈子云说,“以前经常挤不上车,现在有了这趟新开的车,真的方便太多了。”
除了会在站台等待菜农上车以外,记者还注意到,遇到年龄大的菜农搬不动菜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伸手帮上一把。300路在站点也会停留得更久一点,直到菜农把菜从拥挤的车厢内完全卸下后才发动离开。
被称为“扁担公交”
运行近一年,这趟载满了菜农和蔬菜的公交,也亲切地被人们称为“扁担公交”。
然而,满满一车菜农,年龄基本都在七八十岁,坐公交车用敬老卡都不用花钱,对此,公交第二巴士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崔亮坦言,群众事无小事,“菜农们都能赶得上车,都能顺利进城卖菜,也就值得了。”
记者手记
快节奏的城市也等一等走得慢的人
在采访中,不难发现,虽然一车的菜农都来自不同的乡镇、村子,平日里并没有太多交集,但只要上了车,大家就好像成了“一家人”,热络地拉着家长里短,互相交流今天打算卖哪些菜,工作人员也会伸把手帮忙。和寻常的公交车相比,这趟车,好像“人情味”更重一些。
按理说,到了七八十岁,正是在家休息的年纪,但这群老人却坚持要再做点什么,他们说,虽然儿女也会给钱,但他们就是闲不住。他们也开玩笑,有田不做,会招人笑话。
满满当当的扁担和菜筐,装的是菜农家门前新鲜的蔬菜,装的也是普通合肥人的一日三餐。不仅包含了认真对待生活的热情,也盛得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从田间地头而来,涌入楼宇的缝隙。公交到站,一车“人间烟火”,也融入“人间烟火”。
增开一趟公交,其实并不能收到多少车费,但这座快节奏的城市,也正在等一等走得慢的人。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任海怡/文 李福凯 王浩 吴翰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