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开发园区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近年来,南通市审计局聚焦开发园区体制机制调整、营商环境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效果、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情况,创新审计监督模式,以问题为抓手,以整改为目标,推动开发园区发展转型升级。
创新监督主体,建好一支队伍。坚持高点定位,建成一支专业审计“精英队”,配备高级审计师、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人才8名,专司全市开发园区审计监督及日常指导联系工作。对重大项目,则及时采取“1+N”联动方式,整合全市审计资源,“大兵团”作战提高监督质效。相关审计项目连续4年获得全省优秀审计项目,1个项目获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形成审计专报30余篇、调研报告9篇、典型案例8篇。
创新监督内容,健全一套机制。制定《2021年至2025年审计全覆盖规划》,对全市开发园区审计的频次、任务、方式等作了详细规定,确保审计监督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该《规划》出台以来,对开发园区先后实施了绩效考核、已供未用建设用地、优化营商环境、违法违规“小化工”整治等14项专项审计调查,查出问题近千条,省审计厅以简报形式向全省推广南通经验,《中国审计》3次专题报道南通园区审计做法。
创新监督方式,形成一个合力。不断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与市纪委监委、组织部、财政局等部门加强合作,创新实施财审协同、组审合作等模式,构建了各类监督与园区建设深度融合的制度框架。同时通过“以审代训”“巡审结合”等方式,融合检察院、国资委、商务局等部门的专业力量,有效形成监督合力,累计移送案件线索80余起,20多人被立案调查或被追究刑事责任,区域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创新监督理念,落实一项规定。以《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的办法》为指引,充分运用“三个区分开来”辩证分析、准确定性问题,对容错纠错中的多发易发问题及时归纳总结,在审计过程中充分沟通交流,提示开发园区予以关注,推动其在法规制度上进行完善。2022年以来,针对开发园区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市、县两级政府及开发园区管委会出台制度90余项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