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就业重点群体之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牵动着无数个小家的和睦兴旺。8月16日,“国聘行动2024”江苏专场暨无锡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举行,现场吸引了无锡本地及周边地区6100多名大学生前来参会。穿梭在接踵摩肩的招聘会现场,听到的、看到的,有“00后”年轻人的朝气,有企业竞逐新质生产力新赛道的信心,更有越来越智慧的贴心就业服务……
岗位年薪最高达65万元
虽然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但是无锡太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刘浩天也来到了招聘会现场。他是为了寻找实习机会和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环境。
“希望能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等领域找到合适的岗位。”当前人工智能专业热度高,而无锡产业基础雄厚,又十分注重前沿科技的场景化应用,就业环境也十分优越,这让他下定决心要留在无锡。
翻看企业名录,不乏在新质生产力新赛道新领域开拓的本土优质企业,覆盖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物联网、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诸多行业领域,专业需求涵盖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机械、电子信息、药学、土木工程、材料及经济类专业,岗位年薪最高达65万元。
“目前本科薪资10万—15万元左右,硕士16万—28万元不等。入职当月按实际缴纳六险一金……公司还会不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党群人事部招聘主管黄蓉正向一位应聘者推介企业福利。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主要从事气象仪器设备的生产、销售等业务。黄蓉介绍,他们这次招聘的岗位主要分技术、技能、管理等序列岗位,技术类岗位有射频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技能类有装配测试、现场服务工程师,管理类有党务专员、保密专员等,可谓求贤若渴。
据介绍,我市人社部门共组织了300家单位,提供了5000余个优质岗位,其中包含54家上市公司、29家国有企业。为了方便高校毕业生快速精准找到工作,主办方根据无锡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分类,将招聘区域按照不同的行业类别进行了划分,不仅使得求职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职业兴趣,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行业区域,还能够更加精准地与招聘企业进行对接,提高求职效率。
更火的现场在“云端”
上午10点还没到,招聘会门口已排起长龙,但更火的现场却在“云端”。此时,“无锡云聘”抖音直播间的实时在线人数已达2.1万。
“2024应届大专有不限专业的吗?”“二本能去华润吗?”“财务岗有没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求职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也“来”到招聘会现场。据悉,本次招聘会期间,直播带岗活动也获得了极高的访问量和互动量,央视频客户端、“就在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等全网视频直播观看量达630万人次。
“直播带岗是数字技术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具有体验直观、互动即时、对接精准的特点。”在省职介中心主任李雄伟看来,首先,将招聘会搬上云端,突破了地域和时空的限制,让岗位信息能够迅速传播,与现场招聘入场人数相比,直播观看人数往往呈几何增长。其次,直播带岗具有透明高效、灵活多样的特点,企业和求职者可以实时互动,更加垂直,提高了招聘的精准度。再次,直播带岗还能降低企业的求职招聘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了招聘的及时性。
如今,无锡不仅每周都会有三次线下招聘会,求职者还可以通过“无锡市人才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了解招聘会详情。除此之外,我市还设置了“苏心聘”小程序和“无锡云聘”抖音号,不定期进行直播带岗,求职者可以在直播间与主播进行互动,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云端”还提供线上点播、选播、回播等服务功能,求职者可以直接在相应的网络小程序中投递简历。
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次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收到简历1.1万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00余人,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通过政策宣讲和现场体验,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薪资并非求职首选?
“首先我希望能够加入一个有良好企业文化和团队氛围的公司,其次是职业发展,我希望公司能够给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一条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具有完善的培训制度,让我能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最后是工作地点和薪酬福利……”
记者在现场的随机采访中发现,持这样观点的“00后”大学生求职者不在少数,他们在择业时更多考虑的是职业规划和团队氛围。
“作为年轻人,寻求工作肯定是希望薪资福利待遇好,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学到真本领,单位能够给年轻人锻炼机会,让我们实现个人价值。”在刚从徐州工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黄燕看来,是否正常享受假期,以及工作环境、团队氛围、专业是否对口等都是需要关注的因素。
现场一位企业HR告诉记者,不少年轻人面试时候一开始问的不是工资多少,而是有没有双休,工作环境和氛围怎么样。“因为他们追求性价比,崇尚自由,与其牺牲掉时间换取薪酬,他们更希望自己去支配这些时间。”这位HR分析。
面对新一代求职者的“硬诉求”,现场不少企业HR认为,希望能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青睐合理的工作制度,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同时也给企业用人提出了新的命题。
“企业也应该探索与新职工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增强其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他们与企业共成长。”市就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