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献良策建真言 聚共识谋发展——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打造越城科技新高地

章琦

代表科学技术界发言

区委区政府在稽山鉴水精华地带启动了鉴水科技城建设。这里将打造国家级教科人融合实践区、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地、绍兴市高能级科创核心区,是今后越城区发展最大的平台和空间。当前经济平稳发展是常态,招商引资是竞争态,发展窗口期存在不确定态。结合越城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围绕鉴水科技城未来规划和发展蓝图,建议如下:

处理好引项目和立产业的关系。重点放在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引进和打造创新孵化中心、加速器、技术转移平台、风险投资基金等。同时,结合越城区实际补链和强链,引进符合越城区发展定位的产业,重点是为集成电路、医疗器械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软件信息重点科创龙头企业,通过引进项目,将产业链补齐、补强。

处理好出形象和留未来的关系。建立灵活的规划机制,可以根据科技进步和市场变化进行短期快调和长远微调,不是一个规划“干”到底,可以是一个规划“绘”到底。这样既保持了科技城的发展活力,又能确保长期目标的实现。科技城的发展,毕竟不等同于一般的城市片区建设,在快出形象的同时,要为未来的发展预留好空间。特别是对于有些还没有想清楚的功能布局,需要适度留白,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最好的项目,做到宁缺毋滥。

处理好优配套和聚人气的关系。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优化配套。以三位一体中“人”的因素为第一因素的发展理念,科技城一定要从人的角度来思考基础配套建设,不仅是道路桥梁和政府楼宇,还要同步配好中小学、商业中心,引进吸引年轻人的生活业态。抓住“科技人”的生活特点聚人气,但也要防止科技城过度商业化,“跑偏”成为美食街、文化街、购物街。

处理好本土企业和引进单位的关系。科技城不但应该作为一个硬件,更应该成为一个科学技术和创新的交互平台,促进本土企业和引进单位的信息共享、资源和人才的互补,通过平台和政策,激发双方合作的潜力。重视本土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关怀,构建多元、可持续、互动的科技城发展模式。

传承大运河千年文脉

张慧

代表文化艺术界发言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要把运河真正打造成为“人民的运河”。为此建议:

多角度构建大运河遗产保护格局。完善遗产保护体系,强化大运河跨区跨镇街(村社)、多职能部门共抓共管,尤其对大运河遗产区和缓冲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整治,要加强事前研究,依法开展项目报审程序。健全保护修复机制,按照运河水利航运的实际情况和保护需求,对河坎被掏空、倾倒、破损和自然驳岸水土流失等问题列入常态化河道保养工作清单,随坏随修,定期养护。

全方位丰富大运河遗产文化内涵。深入推进遗产展示利用,开展古水道、投醪河、攒宫江、禹陵江等大运河历史河道、重要支线考证,推进绍兴古城和亭山周边越国大遗址区域考古,摸清浙东运河与绍兴早期聚落及历史城区的联系,做好塔山周围和畅坊、耀应坊等城内遗址保护展示,结合古城保护利用,呈现悠久璀璨的运河文化。活态展现美好水乡生活,充分运用自然区位优势,扶持国酿黄酒产业发展和古船古桥营造等民间非遗文化传承,加大运河沿线东浦古镇、绍兴古城、陶堰老街、鉴湖湿地等传统风貌保护,保留百姓原生态生活场景,留住烟火气息,留住乡愁记忆。

多元化整合大运河遗产资源要素。开辟东西畅达的运河全域游线,促进发挥内河通航功能,规划整治喜临门大桥段低跨桥梁,开放迎恩门水道,修整皋埠至陶堰古纤道,以绍兴古城为中心,浙东运河为纽带,带动东(皋埠、陶堰)西(北海、东浦)两片文旅发展。打造南北唱和的宋韵精品项目,大力推进宋六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保护整治攒宫江,提升攒宫、牌口村等节点,开辟古城—宋六陵南宋水路,加强绍兴、杭州两地关于皇陵与皇城遗址的文化交流合作,共谋“运河与宋韵”遗产线路建设。发展越城特色的运河文化空间,推进绍兴黄酒小镇与浙东运河文化园串联发展,推动东鉴湖湿地公园建设和西鉴湖陆游故里、水街文化产业园区提升,名人古村和水乡集镇传承发展。

解码越文化打造研学品牌

俞超

代表教育体育界发言

越城区作为浙东文化的核心区域,有着丰厚的自然、人文等多样态旅游资源,但也始终存在着文化推广得不到提升、“留不住客”的尴尬,特别是在疫后旅游经济迅速回暖的形势下,市场份额增量仍然不明显。以越地“胆剑精神”为引领,“文旅融合”为内核,深度打造系列化主题研学游,创新弘扬越文化,建议如下:

转换视角,破局研学游的资源点。整合资源。除了农村田园、科技博物等传统研学内容,更要点亮越城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破解城市文化密码,整合区域内的山河、建筑、文艺、名人、神话传说等特有资源。提炼精神。以“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胆剑精神,“越人慷慨雄健”的胸胆魄力,使学者实地触摸书中的厚重历史,解读越地人文的阳刚弘毅,体验古城的创新包容。树好品牌。打造差异化、地标化、特色化的区域品牌,在过去的名人游、课本游基础上打造“越国古都”旅游品牌,以及心学游、酒乡游、台门游等新品牌。

深度开发,策划研学游的吸引点。鼎新研学目标。在“寻找大美越地的文化与自然”总纲指引下,为人物、文史、山水等各条线路分捋出清晰明确,具有挑战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高价值研学目标,并贯穿研学游全程。创意过程体验。行程中多设计创意活动项目,以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技术延展场景。利用现代科技(如AR、VR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多媒体“助游”服务,让游客在研学过程中能拓展更多与当前场景有交集的其他景点、关联性知识等信息。

细分市场,拓展研学游的互惠点。制定研学游地方性标准。对研学景点、研学产品、研学导师、研学评价的质量、价格、方式等进行规范,保证公平竞争,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市场。深挖旅游经济增长触点。设置研学游指导中心,由专业研学导师为游客提供系统、专业的指导;以有越地特色的吃、住、行、娱乐等产业陪“学”陪“游”,留住游客。支持本土研学游产品开发,加快推进营地、校外教室标杆化建设,把越地中小学生的集中研学课程“迎回”越城本土,濡染越地文化;鼓励景点与学校深度互动,升级“协同育人共同体”。

守正创新优化营商环境

崔继平

代表经济界发言

近年来,区域经济增长分化日渐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区域营商环境差距拉大。高质量发展必然呼唤高质量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既要坚持系统观念和整体谋划,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靶向发力、攻坚克难,以高水平区域综治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现在区里大力提升营商环境,民营企业主对未来信心倍增。但是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基层执行层面展现更大的责任担当。为此建议:

强化有解思维,画好“同心圆”。在问题清单中加入解决措施、监督路径、责任到人,同步告知相关企业,企业反馈配合上级监督、外部评估,以切实解决问题为导向做实问题化解的后半篇文章。

强化集成思维,打好“组合拳”。政策制定既要考虑大中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不同能级,也要考虑二、三产业不同层级,更要考虑创新型行业和传统行业不同量级,确保政策的全面性和协调性。政策导向要和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相结合,行业发展策略要与地方特色、资源禀赋相适应,以集成化的政策矩阵,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营商环境。

强化数字思维,打造“新引擎”。相关单位摸排企业问题困难时往往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缺乏反映渠道,去投诉“怕狼又怕虎”。要建立营商环境纾困数字化平台,拓展政策公布、信息汇集渠道,提升工作效能。

强化协同思维,弹好“协奏曲”。由监督单位牵头,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协同参与,成立各行业领域问题化解专项工作组,将企业反映的问题困难揭榜挂帅,分头“答题”,定期“晾晒”,勇于把成效进度摆出来,让营商主体来“阅卷”评价。

强化闭环思维,压实“责任链”。目前区里出台的扶持、激励相关政策,覆盖全面、措施完善,获益企业反响很好,但仍有相当部分中小微企业受限于信息渠道、员工水平等因素,不知道或知道不全面。有关单位可开展一次问卷调查,问一问企业知道多少政策、享受过哪些政策、还缺哪些帮扶,统计一下政策企业知晓率、受益企业占比等,针对存在不足、缺位提出对策措施。

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

陈佳

代表工商联界发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产量也在不断增长。现有的再生资源智慧管理系统仅针对生活垃圾,需要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增加建筑、大件垃圾的回收、管理板块。对标“无废城市”建设要求,针对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无处投”“随处堆”,社会车辆“无序收”“乱偷倒”,资源化处置“无力接”“处置弱”等社会治理难点、堵点,建议如下:

精准“源头治理”,让便民服务“摸得着”。采取社区、物业、企业实名注册登录+定时定点投递或预约服务的投放模式,推进产生、投放、运输、处置各环节的“一站式”处理流程,打造新型垃圾收运服务圈,提高信息透明度,构建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有效通道,将“邻避效应”转化成“邻利效应”。

重塑“全链管理”,让制度流程“立得起”。针对再生资源的建筑垃圾,形成“谁污染、谁付费”的装修垃圾收运定价机制,实行排放的合理收费制度。抓标化建设,强化“源头控制、全程跟踪”的装修和大件垃圾减量化手段。

打造“无废城市”,让建筑垃圾、大件垃圾资源利用“盘得活”。激活末端处置,反向源头减量。末端处置的技术标准和能力指导前端的分类标准,结合前端垃圾入箱模式,合理设置入箱分类垃圾要求,恒定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分类标准,保证分类质量和处置效率。激活末端处置,反推转运完善。构建“不分类不入箱,不入箱不收运”倒逼机制,推动垃圾分类投放驳运处置闭环衔接,真枪实弹地打造“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分类目标。

构建建筑垃圾、大件垃圾数字服务智慧管理新模式。通过“浙里办”服务端、开展定点、上门回收服务,创新智慧化社区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实现企业用户线上预约途径多元化、便民渠道平台化、服务流程可视化,真正做到“一触即达、一键便民”。新模式下的数字服务及智慧管理,不仅实现回收数据可追溯、流向数据可跟踪,而且大大提高政府管理效益及企业经济效益。

坚持“服务民生,服务群众”,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利用各种宣传力量,全面推广“越回收”应用。

复兴沥海所城弘扬海防文化

凌国良

代表特邀人士发言

绍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稽山鉴水间2500年建城史的绍兴古城享誉全球;而在东海之滨还珍藏着一座有着近650年历史的海防重镇——沥海守御千户所。放眼省内外,温州的蒲壮所城、临海的桃渚所城、辽宁的中前所城、福建的崇武所城都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深圳大鹏所城则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所城申遗。沥海所城与绍兴古城血脉相承、文脉相通。加强保护文物,有序推动所城复兴。为此建议:

结合当前所城实际情况,要加快制定保护和建设规划。推进文化遗产与古城格局的整体保护,有效协调“一城十字四片区”的区域保护和发展空间;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要涵盖所城范围、城外相关遗存、周边村镇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有序推进文物保护。设置专门机构负责所城文物保护工作,加快文物认定和街区布局及管线改造提升,循序渐进整治提升所城文物环境,提升街区业态。加强所城人文发掘与研究。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广泛征集老照片、老故事资料,结合所城历史建筑和遗存,深入发掘海防文化。

从所城长远发展角度,要重建城池、恢复原貌、复兴所城,并结合“海塘潮文化景观”申遗和“绍兴古城”申遗,适时推动沥海所城申遗,与绍兴古城形成一城一镇的呼应格局。要依托傅涯故居、邵林海烈士墓、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赓续所城红色根脉,建设所城海防历史博物馆等研学基地。要兼顾活化利用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加强所城非遗融合,复活文化底片,活化所城人物、故事,打造精品民宿和文化休闲体验区。

越地人文,文武兼备。所城是海防文化的重要载体,所城蕴含的独特的越地海防文化,是越地胆剑精神的重要元素。加强海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有助于滨海新区城市建设的追根溯源,有助于丰富胆剑精神、繁荣越地人文、激励越人奋发图强。将所城建设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而申遗,有助于增强“我是绍兴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1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