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

首页>地方频道>泰州>靖江

泰州:“一粒米”带动“一条链”,“吃干榨净”打造水稻循环经济新模式

 稻壳能发电,米糠能制油,在泰州市,以益海(泰州)粮油为代表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一粒稻谷在变身品牌大米之余,还可以衍生出高附加值产品,甚至能发电、制油、变身绿色环保轮胎。

  制米车间内,水稻加工设备运转不停,颗粒饱满的稻谷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经过筛分、碾米、抛光、色选等工序后,被加工成高品质大米。工作人员韩国梁说,这里先进的碾米机和凉米仓低温储存功能,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大米新鲜度。

  粮食企业采用“吃干榨净”模式,不仅保证了水稻加工全过程节能环保,还让水稻的资源价值得以充分开发利用,打造出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模式。通过“水稻循环经济”“大豆精深加工”等新型产业模式,将粮食资源综合效益发挥到最大,让更多农产品从初加工迈向精深加工。

  我国稻米产量约占世界的1/3,但过去产业模式粗放,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稻壳、米糠等无法有效利用又难以处理,容易带来环境污染。其实,不仅米糠能够循环利用,稻米油的副产品和米糠粕还能提取卵磷脂、脂肪酸、米糠蜡、谷维素等,可广泛应用于专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妆品等行业。而稻壳加工制取的白炭黑等,则可用于橡胶工业。稻壳在炭化过程中,余热产生的蒸汽还能用来发电。

  稻米油营养比例均衡,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食用油,它更大的优点在于不与粮田争地。据了解,中国每年水稻产量2亿多吨,可产约4000万吨稻壳,这些稻壳理论上可以替代约180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0万吨。稻壳灰烬用来制取白炭黑和活性炭,1吨稻谷产生的稻壳可以制取30千克高附加值的白炭黑。米糠通过“分散保鲜”“集中精炼”等技术,提取出富含植物甾醇和天然谷维素的“油脂软黄金”稻米油,实现全链条增值。

  据测算,全国年产2亿吨水稻,可以产生1600万吨米糠,其含油量相当于1300万吨大豆,如果全部得到利用,相当于为国家增产1.1亿亩大豆,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提高油脂的自给率具有战略性意义。

  粮油行业是传统行业,被普遍认为无法进行大的创新,实际上这中间有很多科技提升和科技创新的机会。泰州市通过构建水稻综合循环利用经济模式,形成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区域自我循环、自我代谢的绿色生态粮油食品产业体系,“一粒米”带动“一条链”、铺开“一张图”,一幅幅集稻米生产、加工、营销、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新图景正在渐次铺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