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2023年江苏27条地铁在建,交通动脉更强劲

  12月30日,无锡地铁6号线开工。这是继南通地铁2号线、南京地铁7号线南段开通初期运营后,江苏地铁建设于今年最后一周奏出的又一个高亢音符。低温严寒压不住地铁建设的热火朝天,而“火热”正是2023年江苏地铁协奏曲的基调。

  南京地铁7号线全自动列车车头为开放式。

  回眸

  3个市5条线路开工

  开通运营、开工建设,是地铁建设发展中的里程碑。回眸2023年,这些日子值得记住。

  6月24日,苏州地铁线网中首条市域线——11号线开通。这条线不仅为苏州市区与昆山市之间打通新的快速连接通道,也实现苏州地铁与上海地铁的无缝对接、无感换乘,为人们的沪苏交流、双城生活提供便利,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推动力。据苏州轨道公司介绍,截至12月29日,11号线日均客量为15.4万人次。

  12月27日,南通跨入双线换乘时代。这一天,距离2022年11月南通地铁1号线开通仅13个月。

  南通地铁2号线开通前迎来试乘市民。

  12月28日,南京地铁7号线南段上,全自动列车向乘客敞开怀抱。2022年的同一天,恰巧是7号线北段开通的日子。

  试运行、初期运营和正式运营,是地铁线路建成投用的3个必经阶段。10月以来,初期运营时间满一年的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徐州地铁3号线一期、南通地铁1号线,先后通过正式运营前的安全评估,顺利转入正式运营阶段。

  开通是历经数年艰辛建设兑现的出行利好,而开工则给人们一份笃定的期待。

  1月2日,苏州市市域(郊)铁路苏州经常熟至张家港线(即苏虞张线)开工。作为市域(郊)铁路,89.24公里的苏虞张线设计速度为160公里/小时,可以实现张家港城区、常熟城区、苏州主城区间1小时快速交通。

  这一年,运营总里程112公里的无锡,有3条地铁开工。1月6日,5号线和S2线建设启动。加上在建的4号线二期和S1线,无锡地铁开年便创出前所未有的“四线共建”局面。随着年底6号线开工,无锡地铁迎来“五线共建”大场面,在建总里程超过150公里。

  10月29日,常州地铁5号线开工,拉开该市新一轮地铁建设的序幕,也让常州人对该市第三条地铁线的期盼更加热切。

  南京地铁9号线“红-南”区间顺利贯通。

  就像盾构机始发后要待隧道贯通才停机一样,地铁一旦按下启动键,建设脚步便不停歇,直到进度条拉满。近日,在南京地铁9号线红山路站建设工地,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万春告诉记者:“红山路站—南京站区间是9号线地质条件复杂、风险源多、建设难度大的区间,我们经过374天的建设,在12月9日完成双线贯通。目前,红山路站连接车辆段的出入线施工接近尾声,预计明年元旦可以贯通。”

  纵览

  27条线、657公里在建

  目前,全省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一共29条,包括南京12条、苏州6条、无锡4条、常州2条、徐州3条和南通2条,运营总里程约1000公里。包括刚刚开工的无锡6号线在内,在建线路一共27条,分别为南京11条、苏州7条、无锡5条、常州1条和徐州3条,在建总里程约657公里。

  无锡地铁6号线南北走向设站18座。

  南京在建11条线,总里程约211公里。5号线、6号线长度都超过30公里,途经多个行政区。19.7公里的9号线一期在建,该线总长达36.5公里。它们都属于骨干线路,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地铁的通达性。其中,5号线南段已开始不载客试运行,意味着开通临近。11条线中包括3条市域线——宁马线、宁滁线和宁扬线。宁马线长26.51公里,设8座车站。截至11月底,8座车站和高架区间已开工,5条盾构隧道始发。宁滁线长2.95公里,设站1座,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宁扬线长23.36公里,设站8座。截至11月底,3座车站及2个高架区间推进土建施工。

  在苏州,6号线、7号线、8号线的建设都接近尾声,预计明年开通初期运营。它们分别是东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鸡湖的重要客流通道、古城东侧重要的南北客流通道、古城外围从西北到东南的骨干线路。三期建设规划建成后,苏州将形成“三横三纵+组合环”的地铁线网。届时,在苏州古城、狮山CBD、金鸡湖商务区、高铁新城、太湖新城等城市中心区域,都将拥有至少两条地铁。

  无锡在建线路中,4号线二期是支持城市重点开发区块、扩大太湖新城发展腹地的重要一环;5号线串起市区东西方向主要地标,与多条线路换乘;6号线串联太湖新城与中心老城两大核心区,助力该市打造“一城两核”空间布局。S1线和S2线都是市域线。前者起于江阴市、止于无锡市惠山区,后者起于宜兴市、止于无锡太湖新城,分别构筑“无锡市区-江阴”“无锡市区-宜兴”的半小时通勤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S1线10月上旬开始为期3个月的空载试运行,计划明年春节前通车。S2线正加紧推进前期工作。

  徐州地铁4号线一期加紧施工。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已获批两期城市地铁建设规划,总长146.3公里。一期规划中的1号线一期、2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分别于2019、2020年、2021年运营,总里程约64.1公里。2023年元旦至12月25日,日均客流25.6万人次。二期规划中的3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计划分别于2024年底、2025年底开通初期运营,4号线一期工程计划2027年底开通初期运营。两期规划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徐州市中心城区将形成“格网放射状”的地铁网络。

  观察

  让地铁发挥更大作用

  轨道延伸、织线成网,人潮涌动在早晚高峰时的地铁站,人们也将地铁出行作为严寒酷暑天的优选项。人们乘坐地铁奔赴前方,也密切关注着地铁事业的发展。

  记者留意到,伴随新线路陆续亮相,“换乘王”总是一个热门话题。在南京,在建5号线以14座换乘站夺得“换乘王”美誉;7号线稍逊一筹,有13座换乘站;位于江北新区的11号线也有强大换乘功能,有9座换乘站。在苏州,“换乘王”3号线设37座车站,其中换乘站多达14座。

  常州地铁2号线保障市民雪天畅行。

  “换乘王”刷新让人津津乐道,而市域线的增加也令人瞩目。9月获徐州市政府批复的《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0-2035年)》显示,线网包括8条普线、6条市域线。6条市域线中4条新建,2条利用既有铁路线改建。8条普线和4条新建市域线总规模为404.7公里,设253座车站,其中换乘站44座。

  地铁事业如何更好地发展?今年,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的课题研究,苏州负责其中的“文旅融合”子课题。苏州大学教授、博导,东吴智库副院长周永博与课题组同仁调查国内30多个城市的地铁。周永博发现,地铁的功能超越了交通,地铁已经成为服务文旅客流、传播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地铁空间也成为重要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苏州为例,地铁与文旅融合有不少优势、亮点:不少站点展现苏州地方文化元素,成为城市形象窗口;即将开通的6号线串联古城主要文博场馆和旅游景点,是名副其实的旅游线;苏州轨道公司正将文旅融合战略纳入顶层设计,探索在规划设计和建设初期预留空间,以便后续功能设置和活动开展。周永博建议,今后城市要在地铁建设规划中纳入文旅融合发展的考量,注重提升地铁的游客服务功能,打造富有特色的地铁与文旅融合场景。

  苏州地铁5号线索山桥西站展现“苏绣”文化。

  今年,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修岩带领学生完成对国内35个城市地铁系统的调研。他们发现,地铁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形态。具体而言,在核心城区地铁开通对周边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城郊地区则显著呈现集聚效应,即将人口集聚在站点周边 3公里内。此外,地铁系统尽管能够降低城市人口的通勤成本,但对人口分散化、郊区化的引导力有限。刘修岩建议:“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地铁网络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为进一步解决各类城市问题奠定基础。”(徐冠英)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