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如皋做好治污攻坚“后半篇文章”,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立足水资源做文章,以生态理念串起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水上产业链”,掀起生态致富“浪花”。
“珠光宝气”护佑碧水清波
在吴窑镇沈甸村立南河水面上,一列列白色浮球井然有序。
“每个塑料瓶下都连着一个‘钱袋子’,里面‘住’着的是珍珠蚌。”养殖基地负责人邵小红说,“这样的养殖区域,在吴窑一共有1400亩,年产560万只珍珠。”
珍珠蚌浑身上下都是宝,而且还是天然的净水器,既能增收,又能改善河道水质。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发展淡水珍珠养殖,如皋市吴窑镇走出一条“以水养蚌、以蚌护水、强村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水中生金”收获“好钱景”
在如皋市顺杰家庭农场,农场主何学武把手伸入水下,捞起一把圆鼓鼓的水蛭说:“这茬水蛭长得不错。我养殖的水蛭主要以螺为食,药用价值很高。”
何学武的养殖基地占地约18亩,基地内共投放了大约一百二十万尾幼苗,市场上的水蛭干货十分紧俏,售价每斤达800多元。
“水蛭素是现在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我们不愁销路,很多药商一到水蛭上市就会立马来收购。”何学武说:“水蛭对水质要求很高,一旦水中溶解氧偏低,水就会发黑发臭,所以我们时刻盯紧水中氧容量。”
“以水养鱼”掀起“致富浪”
看着长阳河里大大小小的鱼儿上下翻腾,陈春银心里乐开了花。
“河面养殖面积约70亩,主要品种有草鱼、鳊鱼、翘嘴、鲢鳙等。”养殖户陈春银是长阳河养殖承包人,今年是他养鱼的第三年。他回忆:去年年底时起了大概3000斤鱼,捕获上岸的鱼膘肥体壮,活蹦乱跳。
如皋市“以人管河、以河养鱼、以鱼护河”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赢。各村(社区)积极动员村民承包河道养鱼,承包户必须在河道内放养食草鱼,同时负责河道日常管护,这样既能清除恶性水生植物,保护水质,又能节省管护经费。目前如皋市养殖水面达9142亩,年产各类鲜活水产品12200吨,水资源利用和水产养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