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数量增长是一个地区创新活跃度的体现,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更是产业发展优势的体现。近日,我市首批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通过验收,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以下称“中节能镇江公司”)、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鼎胜新材”)等凭借突出的创新成果,成为全市首批标杆示范案例。
“高价值专利培育,是以市场指导研发方向,推动企业创造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高端发展的高价值专利,最终将专利转化为产品。”市知识产权局局长翟春辉介绍,首批示范中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部门引入专业团队入企指导,建立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帮助企业精准布局核心技术专利群。
新能源赛道上,中节能镇江公司依托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聚焦柔性光伏技术研发,成功研制厚度仅2毫米的柔性光伏组件。同时联合复旦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攻克钙钛矿材料稳定性难题,使光电转化效率达23.6%,较传统产品提升30%。
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壁垒”到“市场价值”,高价值专利培育的过程也是企业“提档升级”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围绕这一技术,我们已形成覆盖材料研发、生产工艺及回收利用的20项专利组合,并主导光伏建筑一体化标准制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
从“金点子”酝酿,到“金种子”播种,再至“金果子”收获,在镇江,依托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向“新”而行的不止中节能镇江公司一家。同为标杆示范企业的鼎胜新材,以场景需求倒逼产出更多高价值专利,并由此产生链式效应,激活产业创新生态。
在江苏鼎胜新能源的智慧工厂内,厚度仅9微米的超薄电池铝箔正以每分钟1500米的极限速度实现量产。据介绍,这项突破性技术的背后,是由23项核心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涵盖合金配比、精密轧制、智能控制等关键环节,其高精度涂碳技术已授权下游新能源电池企业共同使用,助力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材料产业集群发展。不仅如此,企业还将7项基础专利注入我市新材料产业专利运营基金,通过证券化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研发。
政策引领打造高价值培育“强引擎”,同样值得关注。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部门持续引导企业围绕关键技术、主导产品、行业未来发展规划等,扎实做好专利信息分析和竞争态势分析,优化专利创造的结构和布局。同时,积极探索支撑区域发展的有效模式,实现高价值专利培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
尤其是随着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我市已初步形成“企业主体、市场驱动、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71件,位列全省第四;有效发明专利总量25725件,同比增长19.97%。
“中节能镇江公司、鼎胜新材等企业,从专利布局到市场突围的实践,也为我市探索‘专利赋能-技术领先-产业升级’的发展新路提供了样本参考。”翟春辉说,市知识产权局将持续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高价值专利培育作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和效益提升的增长极。(记者 朱婕 通讯员 周佶 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