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
杭州出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70%后,目标打造全国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地的杭州,如何进一步激活生产性服务业“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杭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近日发布,针对全市当前生产性服务业总体规模不够、软件信息优势弱化、高端中介服务不足等问题,提出27条实操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力争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到2025年破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65%,到2027年突破1.2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三分之二以上,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是链接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的关键环节,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2024年下半年以来,杭州市围绕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频频发力。
一部手机55%的价值所在
生产性服务业,顾名思义主要是为各类市场主体的生产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
生产性服务业有多重要?在2024年初举行的第25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黄奇帆举了个例子——一部手机有1000多个零部件,这些硬件形成的附加值占产品价值比例约45%,其余55%是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芯片的设计专利等,就是各种生产性服务。这些服务看不见摸不着,但代表这个手机55%的价值所在。
黄奇帆表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的GDP总量中,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比如,美国80%的服务业里有70%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和制造业强相关的高科技服务业。
国际上,也普遍以“两个70%”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现代服务业主要细分为三个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
2023年,杭州服务业规模增加值占GDP比重超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六成;近年来,杭州还先后获批中国软件名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人工智能算力居全国第2,软件产业规模居全国第4。全市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1个、省级90个,在全国、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
27条措施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蓄势赋能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杭州有优势、有基础、有前景,但依然存在总体规模不够、软件信息优势弱化、高端中介服务不足等难点堵点。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举措》,聚焦打造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中心”,即全球新兴产业科创中心、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现代物流发展中心、全国高端商务服务中心,提出相关行业发展的目标、量化指标和标志性成果,并相应提出5方面27条具体措施。
如针对创新研发力度不足、科技赋能产业质效不高等问题,《举措》提出,鼓励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强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提升知识产权竞争力、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工业设计产业5条措施。力争到2027年,R&D经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达4.2%,规上科技服务业营收超1600亿元。
聚焦数字服务,《举措》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工程服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供应链业务协同,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1+N”形式的平台赋能改造;优化布局智算基础设施,全市每年设立总额2.5亿元的“算力券”,对中小企业使用公共算力给予补贴;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资源开放共享,促进算法模型与应用场景对接共建;完善数据要素供给,对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数商,每年可享受公共数据授权域不超过20%的算力补贴,同一企业年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同时,部署打造数字贸易高能级平台、重振电商发展优势等措施。
为打造国际金融科技中心,《举措》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实施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国资产管理中心等措施。力争到2027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到7500亿元,新引入外资金融机构3家。
此外,为回应企业对物流降本增效的期待,《举措》还提出,着力提升枢纽能级、做优做强航空物流、大力发展低空物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强培育优质企业等措施。力争到2027年,杭州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突破780亿元,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低空物流总量进入全国前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