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485吨的盾构机“心脏”精准落定下井

昨日中午11时16分,用于海太长江隧道掘进施工的“江海号”盾构机的“心脏”稳稳吊入1号竖井内,与盾构机其他部件精准对接。

“江海号”盾构机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最大开挖直径达16.64米,标志着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产业化取得新突破。去年10月底在长沙下线后拆解,分段通过不同运输方式运抵海门。盾构机主驱动负责驱动刀盘旋转并推动盾构机向前掘进,是盾构机的核心装置,重要性如同心脏之于人体。

“心脏”吊装下井,是整个盾构机组装最关键的一环。“江海号”盾构机主驱动直径长达10米,在安装了减速机、电机、伸缩油缸等精密设备后,“体重”达到485吨;而1号竖井长25米、宽28米,根据施工需求,吊装时主驱动需距离井壁约5.5米,以确保吊装安全。

把一个巨大的“铁饼”装入地下25米深的有限空间内,且对接误差必须要控制在4毫米内,其难度之大、危险系数之高不言而喻。“工作环境要求严、工种人员配合要求高、多工序交叉作业协调难度大、超大超重吊装风险多。”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盾构经理孟德锋有着丰富的隧道盾构经验,曾参与过北京地铁8号线、瘦西湖隧道、南京燕子矶隧道等多个重大交通工程的施工。为了这一吊,他和项目部的同事们从前一天就开始忙碌了,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主驱动试吊、工装拆除等,“来不得一点马虎。”

“起吊!”早上8点46分,一切准备就绪,一声指令从对讲机中传出。1号竖井旁,一台起重能力达1600吨、吊装半径22米、超起半径27米的巨型履带吊缓缓启动,将主驱动平稳吊起。这块“铁饼”在空中经历了起吊、翻身、旋转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经过现场一点点调整方位后,缓缓送入1号竖井中,成功与井下盾体结合。

“主驱动成功下井并组装完成,意味着盾构机的核心部件已经就位。目前,盾构机总体组装进度过半,配套设备组装完成60%,进入了入地组装的关键阶段。”孟德锋说,接下来将进行盾构机的刀盘下井吊装工作,并全面开展盾构机始发前的整体安装调试。

盾构施工并非易事。“难点主要在于浅覆土始发施工以及下穿长江大堤等复杂地质条件。”孟德锋说,根据计划,今年3月底,海太长江隧道将开始盾构始发。“江海号”将以其强大的“心脏”动力,开启江底马拉松,施工团队将严格控制掘进参数,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稳定。

日报记者 彭军君 通讯员 戈德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5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