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六业”综合产值256亿元歙县:特色产业挑大梁乡村振兴有底气

2024年,歙县全力守牢农业农村“基本盘”,做优做强徽茶、中药、养殖、林特、农旅乡愁、数字乡村等六大产业,“六业”综合产值达256亿元、增长6%。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达152个,其中超百万元村庄达50个。

徽城镇就田村是歙县珠兰花主产地之一,窨制花茶有着300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珠兰花茶市场的异军突起,作为原材料的珠兰花需求量急增。徽城镇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带动珠兰花从农户零星种植向产业化和基地化种植转变。

“今年,我们计划将基地扩建到30亩,力争年产珠兰花7500公斤。同时做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构建集种植、加工、销售、茶文旅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基地负责人方晓彬表示。

在徽城镇问政村,通往问政二组的道路正在拓宽改造。作为首批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问政村运用“合作社+公司”机制,在环境提升、产业升级、创意运营等方面多点发力,打造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城郊新农村,吸引市民游客。

“今年,我们计划锚定‘贡笋飘香 居竹问政’主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打造集农产品销售、康养旅游、研学教育、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养生地、歙县城郊特色村。同时,进一步发展冷鲜笋、笋制品、竹制品和蔬菜深加工产业,打造竹笋产业示范基地。”问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查颖敏表示。

在深渡镇昌中村,近年来,该村推动“产业+人才”双链融合,积极发展食用菌及泉水鱼产业,建成集育种、种植、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完整食用菌产业链,以及年产鱼苗500多万尾、成品鱼1万余公斤的船型湾泉水鱼基地。

“2025年,我们将继续做优做强泉水鱼、食用菌、白茶等特色产业,持续拓展生态游、研学体验游等业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昌中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吴伟伦说。

“2025年,我们将围绕‘5321’行动,依托‘大托管、大收储’模式,持续放大‘歙采缤纷’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进和美乡村‘两带两区’建设,努力打造一批产业强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切实带动农民增收。”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吕晨光表示。

据了解,2024年,歙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连续5年位居安徽省优秀县行列,在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综合评价中连续8年获“好”等次,入列安徽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安徽省农业特色产业十强县。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9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