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朱正麟:返乡变身“新农人”,引领乡村振兴致富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锐意进取,致力于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逐渐成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他们就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

  暑天的天气,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阜北村莓小鹿精品草莓采摘园里,工人们正忙着在一排排超高垄上翻耕施肥,为土壤消毒。采摘园负责人朱正麟一边现场指导工人们操作,一边挥着汗介绍说:“眼下正逢酷暑期间,我们利用早晚时间,突击进行草莓大棚的修缮、苗床的翻耕以及土壤消毒等工作,再过一个多月时间就要到草莓种植季节,要夺取草莓丰产丰收,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三年前,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本科毕业的朱正麟曾在上海打过工,也做过小老板。一次春节回家和昔日好友闲聊时,他听说附近有人种草莓挣了钱,颇为动心,决定回乡发展。通过半年的走访学习和本地草莓种植业调研,朱正麟了解到大丰特有的盐碱土壤和沿海海洋气候有种出高品质、好口感草莓的潜质,但由于很多土壤盐分和水资源EC值超标,种出的草莓生长不够理想。为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种植草莓的全新模式,他先后走访江苏、山东、浙江农科院的草莓专家,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最终引进江苏省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超高垄种植技术。同年5月,朱正麟承包村里的13亩农田,开始种植草莓。

  为实现创业梦, 朱正麟拿出多年积蓄,并亲力亲为搭棚、起垄。“当时是6月份,很快就要入伏了,天特别热,我每天都疲惫不堪。但为了早日完工,还是没日没夜地干。”回忆起当初创业的艰辛,朱正麟颇为感慨地说。

  第一年种草莓,朱正麟毫无经验,他边干边学,不懂技术,就找科技书籍来寻找技术答案,遇到病虫害不会用药,就外出找行家咨询学习。等草莓终于成熟,他又跑到市区的几家水果店推销。种出的草莓个大、味甜、品种好,很受欢迎。但很快,如何拓宽销路又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朱正麟灵机一动,开始利用微信宣传,请亲戚朋友帮忙转发扩散,吸引了不少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前来采摘、游玩。从此,朱正麟的草莓园经营步上正轨,愈发有声有色。

  第二年,朱正麟又将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30多亩,继续通过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采摘活动,既为自家草莓园提升人气,又提高阜北村草莓采摘基地的知名度。朱正麟经营的“莓小鹿”品牌草莓采摘园,坚持“物理+生物”的全程绿色防控,并积极参加省内外和全国优质草莓评比,收获了许多褒奖。“如今,我们种植的草莓根本不愁卖,在每年的采摘旺季,平均每天都有上百人来采摘。草莓亩产3000至4000斤,每亩至少能带来三万多元的毛收入。”

  经过多年的摸索,朱正麟从外行变内行,拥有了丰富的草莓种植和销售经验,他又投身将学来的经验传播给更多人。2023年以来,朱正麟先后帮助东台市国贸农庄、盐城市孟红军家庭农场、大丰丰泽园草莓园推广种植超高垄草莓40多亩,并为莓农无偿解决草莓种植技术和草莓销售等问题。同时,先后多次带领盐城地区莓农外出学习交流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带动和帮助更多的莓农免费解决生产技术和销售难题。

  “创业后,我时时刻刻都在想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今后,我一定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个样儿来。只要肯干、 多思考,就能多挣钱,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多作贡献。”朱正麟满怀信心地说。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返乡入乡,契合了乡村人才振兴的需要。近年来,大中街道坚持实施“人才回引”政策,鼓励在外人才返乡创业,以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以“新农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像朱正麟这样的“新农人”在外打拼多年后,带着经验、资金、技术返乡创业,不仅满怀工作热情,也有着挥之不去的家乡情怀。面对“能人回乡”的号召和广大村民的期盼,他们将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农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8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