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积存问题有效解决,做到真“清零”、常“清零”,五河县东刘集镇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践,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乡村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环境美”到“内涵美”,渐次呈现出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新气象。
广泛宣传,在“引”上求实效。学习借鉴“千万工程”中群众素质提升和村民自治的经验,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高位高标推动,把人居环境提升与日常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形成党政同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建立镇、村两级监督管理机制,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两委”包保到村到组到户。制定《2024年东刘集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罗列任务清单,确立攻坚目标,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小步慢跑”到“大步快跑” 跑出“新速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打造卢圩、西杨等党建引领示范村,实行党员联户,建立“红色网格”体系,常态化开展房前屋后大扫除大整治,坚持人居环境整治“过程让群众参与,效果让群众检验,成效让群众受益”。美丽庭院创建率达到95.56%。逐步引导农民群众转变观念,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意识深入人心,推动人居环境大改变、大提升。
建强机制,在“管”上下功夫。不仅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引导,也注重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地影响。源头治理环境问题,坚持监督关口前移,敢于直面问题、追根溯源,做到情况摸得透、问题找得准、措施落到位。开展农村建房卫生厕所规划预审工作,引导群众建房合理规划卫生间和管道。近一年来,镇改厕专班对全镇在建及未动工新建房屋320余户进行入户指导,相关经验做法受到了省办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全力抓好环境督查,镇纪检、组织联合督导,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回头看”,及时处理出现的新问题。健全垃圾处理、畜禽粪污治理等管理制度,重点排查整治热线、信访投诉较多的突出环境问题。2024年5月,联合县农业、国土等部门执法力量,完成119户规模养殖场(户)排污整改,确保养殖污染有效处理。
常抓评比,在“治”上见成效。坚持以比促进扩思路、以评促改提质效,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积极性、紧迫感,真正做到压力传导、红脸出汗。定期组织现场观摩活动,采取“现场汇报+现场点评+现场打分”的方式,重点围绕各村重点区域的村容村貌、垃圾转运、旱厕改造、乱堆乱放、农业废弃物治理等方面,逐一听取各村书记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和经验思路的汇报,实现互评互鉴找差距、互学互促共提升。量化考核环境整治成效,围绕“五清一改”重点内容,细化目标任务,进行考核量化,建立“日清理、周整治、月通报、季评比”的推进机制,结合整治情况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不贪虚功,务实求真,注重拆一旱厕、清一沟塘等基础工作的积累。
打牢基础,在“补”上下功夫。以实招促改变、优环境、强民生,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硬件水平提升上深钻细研、破局突围。坚持项目引领环境提升,降低地区财政支出压力,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如利用美丽乡村资金2400余万元先后建成卢圩、西杨、小李、张庄等省级美丽乡村,争取中央及省市县衔接资金140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桥梁改造、土地复垦等6个项目,积极配合沱河灌区项目运粮河、南沱河流域刘集段治理项目,促进水域净化,大幅提升宜居水平。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促进镇域要素流动,如张庄村项目实施过程中周转出800余棵法梧树苗用于道路绿化,全面完成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获省财政厅和省自然资源厅激励资金。支持壮大村级集体收入,发展特色绿色产业、盘活闲置“三资”,推动闲置土地集约化利用,消除废弃建筑垃圾等乱象。引进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入驻,乔集、武圩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百万以上,预计年底村级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8个,“蛋糕”越做越大,“底气”越来越足。
五河县东刘集镇始终坚持让干部群众在思想上认同、在行为上跟从、在治理上协同、在发展上共通,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后发赶超,绘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