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洪泽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龙头”医院能力,优化基层医疗资源布局,打牢基层医疗服务基础,实现区域医共体实质化运行,落实区域促进生育各类举措,确保医疗服务上下贯通、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助力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系统重塑区域医共体。推动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实质化运行,建立由区人民医院牵头,区中医院、区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及所属卫生室参与的“区人民医院医疗共同体”,实现“七个统一”。推动医共体规范化运行,促进分级诊疗,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格局。推动医共体内实行医保基金总额“打包付费”管理,实行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机制,保障医共体健康运行、可持续发展。
深度推进区人民医院发展。加快“龙头”医院建设步伐,柔性引进紧缺人才,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担任中层干部,激发医院人才队伍活力。加快重点专科建设,争取全年培育新的重点专科,创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以点带面促进各学科健康发展。坚持靠大做强,与三级及以上医院对接,建立以技术合作为纽带的医联体关系。继续发挥外联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带动作用,主动对接南京鼓楼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争取更加广泛的合作空间,不断提升医院区域影响力。
优化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镇街卫生院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重点发展东片区岔河镇中心卫生院和南片区三河镇卫生院,将非建制镇卫生院分别整合至对应的建制镇卫生院,推进岔河、三河两个片区医康养残融合发展。将黄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建成区精神卫生中心。调整村卫生室规划布局,农民集中居住点优先配套建设村卫生室,对服务半径小、面积不达标、村医配备不足的村卫生室进行撤销、变更或重组。
全力提升健康洪泽建设水平。聚焦疾病预防,加快完善疾控工作网络,理顺疾控局及疾控中心的内部工作机制,确保疾控和卫生监督业务双促进双提升,实现1+1>2的效果。落实重大疾病控制规划及重点传染病监测措施,完成上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项目,推动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网络延伸至村卫生室,持续推进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项目。切实做好国家卫生镇、省级健康村(社区)、省级健康单位、省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