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是文明城市的窗口。小区环境怎么样?百姓居住体验感如何?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老旧小区展新颜
平坦干净的路面、绿树环绕的广场、崭新宽敞的停车区……如今,走在谯城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处处是一派宜居新气象。
“以前小区脏乱差,广场上东烂一块、西缺一角,哪有如今的环境优美。”“以前下水道经常堵,现在小区整个下水道都畅通了,老百姓心里别提多敞亮了。”“以前下班稍晚一些,回来要‘抢’停车位,现在很晚也有地方停车。”在市区光明小区,正在小区散步的李天林等居民高兴地说。
光明小区建于1998年,由于年久失修,小区基础设施陈旧、功能配套老化、环境质量较差等问题逐渐显现。2020年对该小区实施改造,除进行建筑外墙面改造、大门翻新、楼梯间改造、防盗窗除锈喷漆、道路绿化、雨污分流等改造外,还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增加便民服务站、公厕、智能充电桩、电动车棚等便民设施,大大提升了居住舒适度。
光明小区还是亳州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试点小区,目前已有部分居民楼加装了电梯。
新建小区更宜居
老小区旧貌换新颜,拥有好容颜的新小区则通过物业服务增强居民的幸福感。
“前几天晚上我家里的灯突然坏了,家里只有老人、孩子,当时特别着急,给物业打电话,几分钟就派人过来给换了新的。”“电梯出故障了,楼梯脏了,只要看到哪里有问题,一反映物业很快就会过来处理,这样的物业服务让我们很舒心。”市区华佗小区居民李小平和吴子怡说。
华佗小区于2012年建成,是棚户区改造项目。放眼望去,一幢幢崭新的高楼矗立其中,花园、广场立于小区中间,就连小区旁边的沟塘也被装扮一新,非常美丽。被拆迁的850户居民搬进新房,住到这里,对小区物业服务交口称赞。当有些小区因为物业费收取难发愁时,这里的物业费收取率却高达95%以上。
刚刚建成两年的商业小区悦湖城小区,更是以美丽的环境、绝佳的物业服务深得人心。“小区环境卫生都很好,有啥问题都能在小区微信群里说,或者直接打电话反映,处理得都很及时。”居民王淑英说。
“红色物业”暖民心
谯城区海晶花园小区建成于2009年,共有14栋楼41个单元406户。由于小区业委会组织涣散,物业换了好几茬,基础设施设备瘫痪、绿化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如山,私搭乱建、侵占公共区域现象随处可见,居民对此抱怨不断。
2021年,谯城区薛阁街道马元社区征求多数居民意见,重新对海晶花园小区业委会进行换届改选,并联合物业企业共同成立“红色物业”党支部。新成立的党支部认真做好党建工作,开展“三会一课”等各项组织生活,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不断增强。
“以前我们小区硬件设施老化、公共配套设施不全、环境卫生差,你看现在多漂亮。”居民修中庭一边修剪花草,一边看着小区里的美景说。
在小区党支部的监督下,新物业通过重启门禁系统、彻底清理生活垃圾、规范施划停车线、治理小广告、创新打造“党建文化墙”等提档升级工作,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对生活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满意。”修中庭告诉记者。
规范有序的物业服务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任,物业费收缴率明显上升。“小区物业费从收不上来到现在缴纳率达到85%,反映了居民对物业服务满意度越来越高。”马元社区党委委员刘萍说。
小区环境美不美、服务好不好关乎百姓的幸福感。为了提升居民小区从硬件到软件的服务质量,谯城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突破口,常态化推进联合执法进小区,四年来,先后对480个居民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同时采取“红色物业”托底,开展物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等行动,加强小区物业考核,评定服务等级。
谯城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区先后清退物业38家,涉及小区65个,清退率40%。通过提升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记者 刘景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