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

首页>地方频道>金华>要闻

“教科人”一体化支持高质量发展

如何破解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道路上的突出难题?我市以产贸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牵引,开展“教科人”资源一体化配置工作,面向国内外配置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取得一定成效。日前,这一金华做法入选科技部创新发展典型经验。

构建高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是基础。我市聚焦“科产贸融合创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配置”,出台《金华建设高水平科产贸融合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试点的总体方案》,“以科创走廊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承载区”列入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并制定三年行动方案。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平台支撑,我市以浙中科创走廊建设为牵引,集中力量攻坚“510”重大科创平台、高效产教融合平台、高能级产业平台和高水平贸易平台。如“510”重大科创平台方面,完善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孵化器等科创体系,重点打造浙中实验室、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等科技“塔尖重器”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浙江大学—金华联合创新概念验证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金华中心落地建设,构建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能级产业平台方面,加快建设科创智造、新能源及健康生物、智能显示材料、绿色动力及农林草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平台,大力实施重大制造业平台“五大行动”,推动优势资源、优质项目向平台集聚。

在探索“贸产需求牵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配置”体制机制上,我市打出一套组合拳,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健全企业需求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推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机制。在推进人才流动上,我市围绕产业、企业需求健全产教人才双向流动,支持高校聘请科技型企业家担任产业教授,支持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并担任技术、管理顾问,深化科技特派员、百博入企制度,推进精准匹配主动派遣、组团服务等新模式,并创新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居留“一件事”办理改革。在推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上,搭建与金华主导产业相匹配的高校院所优势学科专业对接渠道,完善企业委托技术开发、技术交易奖补机制,支持企业积极试用高校院所科研成果。

金华块状经济特征明显、外贸发展势头良好,我市立足实际,开展特色鲜明的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的场景实践。比如,建设优化现代五金产业贸易牵引科技产业迭代升级的应用场景,围绕现代五金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生态位跃迁需求,支持脉链、聚杰等行业组织、链主企业牵头建设“科产贸”一体化应用场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研发测试制造资源、高校院所人才团队资源、品牌渠道资源、国际贸易供需对接等服务。

我市“教科人”一体化支持高质量发展举措成效明显。2023年1至11月,我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52.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9.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3.40%,高于全省平均0.3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居全省第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81家,居全省第6;新增省企业研究院、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69家,居全省第3;26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鲲鹏计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23个项目列入2024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同比增长53.3%。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