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红色话剧与年轻观众双向奔赴 话剧《向延安》即将在“七一档”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

  记者 施晨露

  在上海连演6场收获好评后,海派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即将在“七一档”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话剧《向延安》专家研讨会日前在沪举行,不少与会专家认为,主流作品找到与年轻观众的共情点,进而实现“双向奔赴”,《向延安》是个值得剖析的样本。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胡晓军则看到主创团队“消减剪刀差”的努力,“原创话剧向来强调寓教于乐,话剧观众则多希望先乐后教。消减这个剪刀差,追求教乐共融同生,有望成为主旋律话剧新质文化生产力的突破口”。

  “《向延安》这部戏提供了很多新的东西。一是非单纯谍战剧,原著作者海飞擅长谍战剧,但在这个戏里,谍战是表层,重点写人性、写人文、写人物;二是非模式化的人物,模式化的英雄形象在文艺作品中很多,而《向延安》中的英雄没有模式;三是诗意象征和写实的剧情与地域特色较好地结合。”上海戏剧学院原院长、教授荣广润概括了《向延安》的出新之处。

  “主角姓‘向’,向往延安,而延安又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实际上是心中的灯塔,是理想,是目标,是信仰。《向延安》塑造了一个非典型、成长型的英雄形象,使我们认识到,讴歌伟大、敬仰崇高,也可以这样表现。”上海戏剧学院原党委书记、教授戴平表示,《向延安》“让观众能看懂,而且觉得好看”。

  “整台戏给我一种超乎期待的感觉。”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说,《向延安》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一反红色题材创作中的宏大叙事方法,而是从平民化、个体化的视角出发叙述故事。“人物的私人空间和当时社会的公共空间之间发生碰撞,让观众看到人物的变化及其意义。所谓的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或与时代浪潮融合,或被历史巨浪击碎,都着重人性层面,非常真实和自然。整个故事围绕小人物向金喜展开,能引发观众的共情与思考。”

  “《向延安》是一部有红色底蕴和海派特色又具艺术感染力的主旋律佳作。”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原理事长、秘书长郦国义说,出品方对剧目的成功运作,使这部佳作通过市场呈现了更好的主流文化价值。

  “从买节目到做节目再到卖节目,东艺的‘三部曲’把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很好地融合。在制作出品上来说,剧院变成主力军,具有独特的产业链优势。”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说。

  “《向延安》是一部充满上海历史文化气息的话剧,在‘光荣之城’上海首演,特别有意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顾问沈伟民同样认为,东艺制作出品值得行业关注,“大力彰显上海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同时,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通过对演出市场的冷静判断和大胆拓展,努力追求‘又红又火’的创作”。

  “既相中《向延安》原著的红色主题,又兼顾当下市场需求,既看到作品的宏大历史叙事,又发现其中个体的命运书写,看到作品中洋溢着的青春、信仰、理想、人性等关键词,体现了出品方选材的眼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人李胜英说。

  “《向延安》以独特视角反映了‘选择’这一人生命题。这一点特别能让普通观众感同身受,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正义的事业。”评论家方家骏说,东艺制作出品模式是对当下艺术生产模式的有益补充,“在国有院团的一系列创作之外,我们需要新的机制体制、创新模式来创造舞台艺术精品”。

  “东艺制作出品的几部作品都是‘剧组式’的,而非‘院团式’的。话剧《向延安》再次吹响集结号,做到大背景、大时代下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结合,人性光芒和信念光辉的结合。”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说,话剧《向延安》巧妙应用了多种戏剧手段为红色题材服务,“从商品、作品到精品,走出进阶之路”。

  话剧《向延安》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继上海首演后,6月28日至7月1日将在国家大剧院连演4场,下半年将开启巡演。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