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联合市场监管局、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共青团、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多部门,通过社区、进学校、进公园、进自然保护地等多种场景开展宣传,编印并发放《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手册》200余份,拍摄制作《万物共生 美好珠城》宣传片一部。
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2023年工作任务清单>的通知》要求,制定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分工,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工作。研究选定淮上区为生物多样性调查县区,推进本底调查工作。
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保护行动。印发《蚌埠市生态环境局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督查工作制度(试行)》,每年对全市12个自然保护地全面开展了专项督查,着力构建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的监管模式,将现场巡查和卫星遥感发现的疑似问题交办属地政府,督促依法核查处理,严格落实销号制度。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认真核查处理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下发的疑似问题线索。
注重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2024年,全市完成16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任务和治理采煤沉陷区2项,实现年度任务完成率100%;全市四级林长共计1287名开展巡林工作,共计巡林6.94万次;全市完成人工造林4408亩、森林抚育52462亩、封山育林20078亩、退化林修复9658亩;落实涉渔工程生态补偿措施,签订《G345马城至唐集段一级公路工程对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生态补偿协议书》等生态补偿协议书9份,建造人工渔巢约5000平方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