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提升经济活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杜集区全区118家规上企业中,103家为民营企业。杜集区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三大转变”为抓手,积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至上、服务至上,变“管理”为“服务”。工信局与开发区合署办公,充分发挥与企业的距离优势,简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依托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为企业提供要素对接、项目申报、诊断升级等方面的集成式、一站式服务,对于申报项目的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指导,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申报方案和建议。持续落实中央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修订完善《杜集区支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围绕“支持工业项目建设”等4个方面细化15条政策措施,着力提振制造业企业发展信心。
想办法、解难题,变“不行”为“行”。面对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杜集区积极作为。针对部分企业面临的技术瓶颈,主动牵线搭桥,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淮北师范大学、淮北理工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学科实验室,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组织企业家参加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班、淮商大讲堂等各类培训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近300人次,帮助企业找准发展路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深入企业、实地走访,变“被动”为“主动”。坚持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正常生产的规下企业纳入包保范围,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收集企业问题诉求,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及时关注办理情况。针对企业反馈的融资难、订单少等问题,积极组织召开银企政担对接会,吸引40余家辖区企业参与,与担保公司和工行、建行、农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对接,为企业融资、银企交流打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