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一天就是“黄明节”,是镇江经开区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镇江经开区素有“黄明踏青”“登山祈福”的风俗。4月5日,圌山再次开启春天里的“人从众”模式,当地百姓以及周边城市的游客会聚于此,登山观景,赏春踏青,祈福平安。
早上7时许,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圌山山巅之上,一批批游客整装待发。他们或三五成群,或携幼扶老,沿着山路缓缓前行,一边欣赏沿途的秀美风光,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远远望去,登山的队伍宛如一条缓缓游动的长龙。抵达山顶的报恩塔时,游客们驻足祈福,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依据传说,秦始皇在春暖花开时节东巡至西周宜侯封地时,见长江之滨高山耸峙,形如巨龙,瑞气升腾。为留住这份瑞气,便取名圌山。当地及周边百姓在清明节后一天登圌山沾瑞气、祈福安,形成了独特的民俗节庆——“黄明节”。民间有黄明节这天“登圌山,百病消”“登圌皆有福”“黄明家家吃馓子,噼里啪啦好日子”的民谚。
2008年12月,“圌山黄明节”入选镇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今年,为了确保市民、游客安全有序登山,镇江经开区提前部署,掌握黄明节期间圌山及周边区域整体情况。大路镇现场安排150多名政府工作人员、村镇干部以及民兵等劝导大家不能带火种上山,确保安全。大路集镇上留出了两条街,引导商贩进驻,进行有序管理,市民、游客下山后,也可以感受当地的特色美食和山水风情。
黄明节期间,圌山脚下还举办了镇江经开区2025年“苏韵乡情,圌山有约”农文旅推介生态市集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在大路镇小港村的展位上,小港村党总支书记王志强化身带货主播,介绍着本村春笋和春茶等农产品。尽管没有直播间常用的话术,带货时表情还略显僵硬,但靠着真实的场景、新鲜的产品、“土味”的展示,还是吸引了很多游客品尝、购买。
记者了解到,此次有15家区内重点农业企业和村参展,太平泥叫叫、草莓、大米、茶叶、白玉饼等多种当地文旅特色产品通过网络直播带货、AI直播、现场产品展示等全面展示。
值得一提是,今年“镇江经开区发布”公众号还开启了线上直播,超万名网友“云上登圌山”,通过直播镜头俯瞰现场登山的壮观之景,感受地方民俗的文化魅力。(记者 潘宇琴 通讯员 周衡 王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