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首页>地方频道>宁波>要闻

城乡相“融”景更美

360a8a28-fcb8-4770-9d4a-725c9b7c58a1.jpg

海曙区古林镇的万亩稻田孕育丰收的希望。(徐能 忻之承 蔡迪 摄)

今年59岁的忻宏斌是土生土长的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人,他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湾底湾底,弯来弯去到不了底”。“几十年前,村里大多是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 忻宏斌说。

2019年以来,湾底村自筹资金2亿元,拆掉6万平方米旧房,建起9万平方米新房,打造涵盖文化、医疗、教育、娱乐等综合服务的“五分钟生活圈”,2022年,湾底村获评省级未来乡村。2023年,村里一次性加装了67部电梯,让村民过上了“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不仅如此,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湾底村大力发展城郊经济,陆续建成植物园、天宫城堡、非遗博物馆等一批休闲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让村庄充满活力。

穿行在湾底村的田间地头,智能农业工厂、光伏低碳循环系统、新能源汽车换电站等令人眼前一亮。“我们的生活更现代化了。”忻宏斌自豪地说。

从“烂眼村”到新农村,再到省级未来乡村,湾底村探索形成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共同奔富的“湾底经验”,成为宁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生动实践。一幅“环境美、产业兴、农民富、乡风正”的现代化新农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宁波城乡融合发展起步早、基础扎实,是浙江省首批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的城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宁波创新实践、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城乡融合,首先要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宁波坚持人居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一体打造,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千万工程”在四明大地结出累累硕果。

走进北仑区大碶街道杨岙村,远处,青山环抱、层峦叠嶂;近处,竹林摇曳、溪水潺潺,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美丽宜居环境整治项目、溪坑小流域整治工程等10个项目的落地及村落田园、文化长廊、休闲步道、星级公厕等21个节点的改造,让这个北仑海拔最高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我们要把杨岙村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的美丽乡村新样板。”杨岙村党支部书记陈洪海说。

人居环境的改善,打开了进一步塑造和提升乡村风貌的空间。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森林“五美”联创,“精特亮”工程向纵深推进,跨县域打造的“一环十线”风景线呼之欲出,推动城乡形象品质大跃升。

今年,宁波有53个村被列入省未来乡村创建名单,计划实施农村基础设施、人文、数字化等项目360个。截至9月底,已完成投资9.6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1.5%。

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农村“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实现华丽蝶变。

城乡加速融合,势必要打破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藩篱,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城乡之间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格局。

对于这一点,象山县黄避岙乡村民深有体会。黄避岙乡地处象山北部,三面环海。这里曾因交通不便,地方经济薄弱。象山港大桥通车后,黄避岙乡一下进入“宁波半小时都市圈”,迎来发展机遇。为充分发挥象山港大桥通车的“溢出效应”,黄避岙乡串联沿海6个村,建设“斑斓海岸”宁波文明示范线,实施美丽乡村示范村、沿海片供给水水质提升、旅游特色村等项目,彻底改变了破旧的村庄面貌,也激发了沿海村乃至全乡的经济活力。

近年来,宁海县着力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创新打造“集士驿站”“公交邮路”和“城乡客货邮数字化改革”等农村物流运作新模式,打通农村寄递服务“最后一公里”。

“集士驿站”成为村里的便民服务站,除了快递收寄,还兼具政务服务、产品分销、电商服务等功能,让村民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便捷生活。

坚持供给侧、需求端、运行链一体联动,江北区创新深化城乡公共资源均衡供给机制,按照“城乡全域覆盖、设施高效配置、群众便捷可及”原则,构建城乡融合片区式“15分钟公共服务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同质同标。

曾几何时,农村大量人才与资源流向城镇,造成乡村“空心化”。如今,人才、资本不断向乡村回流。

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家门口可以方便就医,教学资源实现城乡共享……放眼四明大地,现代城市与美丽乡村相得益彰,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城和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