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首页>地方频道>黄山>要闻

徽州经济开发区:科创徽州攀登不止

春日时节,万物勃发。行走在徽州经济开发区这片产业沃土上,时刻可以感受到发展的脉动、奋进的力量。

近年来,徽州经济开发区聚焦“徽州区加快建设创新集聚、产业多元的高能级新城区”定位,围绕“3139”工业发展行动目标,不断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奋力开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园区“四上”营收突破215.48亿元,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67.39亿元,全区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4户。

告别“卡脖子”

关键核心技术屡屡突破

创新,是企业搏击市场的锋利武器,也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走进位于徽州经开区的黄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内,特种工程塑料聚酰亚胺树脂粉末、板棒材、型材和零部件等四大类数十种样品陈列其中。

“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聚酰亚胺板,也是由我们公司生产出来的。”该公司企划部主管方计成指着眼前的产品向记者介绍说,聚酰亚胺是一类综合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良好尺寸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半导体行业、航空航天等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此前,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曾是国内行业的共性难题。

2014年,企业主要创始人查道鑫为了突破“卡脖子”技术,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的他一头钻进实验室,开始了漫长的自费科研攻关之路。2016年底,在他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热固性聚酰亚胺材料终于研发成功,并在2017年成立黄山市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重视“从0到1”的原始创新,更要关注“从1到无穷”的成果转化应用。

从试生产起步,到逐渐做大做强,直至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经过几年时间,金石木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生产的迈进。目前,该公司耗时3年研发的超大PI(聚酰亚胺)板已成功实现批量生产。

“为了谋求布局‘全产业链’发展,我们2022年成立全资子公司——黄山聚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具备从聚酰亚胺树脂原料合成到最终制品的全产业链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更为黄山市新材料产业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注入了强劲动力。”方计成高兴地说。

将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几年时间,黄山金石木塑料科技有限公司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公司产品目前在模具行业市场占有率达70%~80%,2024年企业产值超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7000万元。

企业自发重视科技创新,“内生动力”成为徽州经开区持续提升科研效能的不竭源泉。与此同时,徽州经开区亦积极为企业注入“外源动能”,联合省内外优质企业和高等院校,辅以基金、优惠政策等催化剂,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加快成果转化和科技攻关,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徽州经开区已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0家,其中国家“小巨人”企业11家、省级冠军企业3家。

叠加优质资源

为企业发展做乘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周到的服务、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越的环境。在创新驱动时代,高效、完善的产业园配套设施不仅是企业稳健前行的坚实基石,更是激发企业发展潜能的强劲引擎。

在浙大网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一栋栋崭新楼房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接连入驻,智能制造车间、精密电子车间以及科创中心等物理空间一应俱全。 “我们园区秉持招商运营一体化原则,在全市首创‘政府+园区+运营方’三位一体运营新模式,创新采取‘EPCO’模式一体化推进工程设计、施工、运营,围绕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技术链,构建从企业初创、孵化加速到投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浙大网新黄山项目执行总经理陈康介绍说,“园区总投资近4亿元,2023年4月正式开园,目前园区入驻企业有19家,入驻率达73%,去年园区生产总值2.5亿元左右,入库纳税达1400万元。”

全覆盖、全领域、全天候、全周期……浙大网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不断为入驻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以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如今,科创产业园的“朋友圈”持续扩容,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它实现了“借梯登高”。

黄山东欣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配件、家居智能电器以及工业智能控制设计、研发和销售的科技型企业,从企业入驻园区开始,园区就为其提供了一对一、精细化、高效化的服务。入驻园区后,企业年产值实现了从200多万元到7500万元的华丽蜕变。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以及不断优化的政策、机制……可以说,浙大网新·徽州智能制造科创产业园只是徽州经开区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徽州经开区始终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紧扣制约企业发展高频事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实现园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同时,积极创新方法、创优环境,建立“区长+链长”招商工作机制,实行区领导和链主企业紧密协作、合力攻坚,选大商、引强商,推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无环境污染的好项目加速落户。2024年,共招引项目3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为园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数智赋能

焕发产业“新生机”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质量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发展能否“跑得稳”,让传统产业插上新技术的“翅膀”,不断焕发新生机,是徽州经开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圣戈班汇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技术人员对搅拌电流、助剂流量等指标进行精准设置后,一条条全自动制胶生产线开足马力不停运转,一件件胶黏剂产品成功下线。

“在持续推动原有数字化改造升级的基础上,我们近期进一步加大了对软件设施的投入与改造力度,特别是能源管理系统和SAP系统。与此同时,我们也着手改善硬件,例如对无尘涂料系统等领域进行升级,力求在数字化管理的各个层面实现全面提升。”圣戈班汇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云鹏向记者介绍说,“目前,公司一期项目年产能已经达到2万吨,去年下半年,公司投入2亿元开工建设了二期项目,预计年产能将达到6万吨,虽然二期项目仍处于试生产阶段,但我们正全力以赴,力争在今年内实现9条生产线全面投产,进一步扩大产能。”

圣戈班汇杰(安徽)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胶黏剂产品研发、开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电子器械、新能源等行业,产品远销巴西、阿根廷、美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95%。去年公司实现产值5.5亿元,入库税收达1245万元。

加速“数实融合”、推进智能化技改、“联”上工业互联网……近年来,徽州经开区不断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自动化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2024年,徽州经开区入选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3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