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首页>地方频道>上海>要闻

普陀区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全国两会热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

  3月12日,普陀区向“新”而行,召开武宁创新共同体成员联席会议暨联组学习会,“攥指成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会上,“共同体走实十件事”“一个高质量孵化器”“一整套专项扶持政策”悉数发布亮相,干货满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了区域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积蓄了潜在能量。

0313_124313_465.png

活动现场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普陀区委副书记周艳,上海化工研究院总经理商照聪,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吴何坚,华东电力设计院总经理、总工程师叶勇健出席会议。来自普陀区武宁创新共同体成员单位、专班相关负责人等共同参与。

  做好“十件事”协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周艳指出,通过一年的合作,武宁创新共同体的成员单位在合作和接触中产生了不少创新的火花,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4年是创新体工作“走实”的一年,新一年要从三个方向持续发力:联系更紧密,通过科创集市、院所开放日、轮值主席等活动机制,进一步打通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路径;牵头更强劲,吸引更多院所企业共同参与到产业链式联盟打造来,争取一个院所明确一个产业链的主打方向,打造科创企业的集聚高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创新更活跃,沿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链接更多院所、高校、科技企业,拓展“企业出题、院所答题”范围,打造更加良好的协同创新生态,共同开启2024年武宁创新共同体建设的新篇章。

  武宁创新共同体2023年成立,2024年是其各项工作的“走实”之年。为此,围绕“五联建三地”目标,今年聚焦“做好十件事”持续推进:深化形成武宁创新共同体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武宁创新共同体党建联盟的“1+1+1”工作机制;打造鼓励协同创新的政策高地;线上线下提升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效能;增强“百大平台”联盟功能;梳理发布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启动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布局一批产业“链式联盟”;打造一个高质量孵化器;落地启动一批高能级人才集聚平台;实质性迈出参与沪宁产业创新发展带建设的关键一步。

0313_124813_696.png

科创集市

  这其中,除了机制、政策层面的工作,不乏为协同创新赋能的精心布局和贴心配置。比如:聚焦产学研成果转化难的共性问题,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提升成果转化对接平台效能。“在线下,将持续借助‘科创集市’、院所开放日、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普陀专场等品牌活动,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在线上依托‘InnoMatch@普陀’平台,定期梳理挖掘高校院所、头部企业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研发需求,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科创集市,精准助力院所、院企、院校成果与需求的智能匹配、高效对接。”普陀区科委副主任陆海在活动现场介绍说。

  活动当天,电力巡检机器人、定日镜清洗巡检机器人等2023年度十大协同创新典型案例现场发布。“通过武宁创新共同体的平台、区科委的牵线搭桥,我们和上电科就定日镜清洗巡检机器人展开了业务合作。”叶勇健进一步介绍说:“虽然我们和上电科是‘邻居’,但业务可能不完全在一条轨道上,现在通过共同体的平台,我们将机器人技术和检验检测业务结合起来,这一协同创新意义重大,不仅应用到了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工程项目上,同时也激活了区域科创的流量密码。”

  一个空间、一套政策“协同联动”提升科创能级

  2024年是普陀区“中华武数”科创布局建设的深化之年,而“协同联动”成为了今年普陀提升区域科技能级的工作关键词。为此,区科委从软性政策服务、硬件载体配套两方面入手,“软硬兼施”、保驾护航。

0313_124855_524.png

“中华武数”科创布局

  记者了解到,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计划拿出“创新里”3000平方米的载体空间,对符合产业导向、高成长性的初创项目、团队,以资金、租金入股等形式予以支持。目前,已基本完成装修方案设计,并洽谈对接企业近20余家。下一步,逐步探索形成“领域聚焦、路径凝练”的“一体一策”建设方案,构筑承载普陀“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新空间。

  在软性政策和服务上,也不断创新。目前,《普陀区关于推进武宁创新共同体建设,支持创新主体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将于本月正式发布。据介绍,专项政策主要围绕科创策源、协同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引育、创新生态等五个方面,设计了支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支持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和团队引进、支持服务机构参与和支持品牌活动打造等七项条款。

  此外,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升武宁创新共同体的“活跃度”,今年还首次实行了轮值主席制度。商照聪当选武宁创新共同体成员单位首位轮值主席,他表示,这为化工院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区域创新打了一针“强心剂”。“化工院将全力发挥转制科研院所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上游对接高等院校院所的机理研究、下游对接产业企业的技术集成,持续推动创新技术转移转化,不断提升武宁创新共同体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助力普陀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矩阵。”商照聪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7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