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

首页>地方频道>淮安>要闻

淮安市着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2024年,我市坚持对标对表,统筹资源力量,逐步构建布局完整、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市计划实施的86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中,已开(复)工84个、已完工70个,已完成年度投资33.21亿元。深化城镇区域水污染物平衡核算,推动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稳步提升,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扩建工程、南陈集污水处理厂(500吨/日)扩建工程已投运,完成23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累计新建污水管网15.45公里、改造12.1公里、修复157公里。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38个治理行政村和146个管控行政村任务,并持续开展已建设施“回头看”,已整改完成问题设施11座(套)。动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识别,加强监管维护,2024年累计治理完成17条。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截至目前,三级指标中35个指标已达到2025年目标值;37项重点工程项目中,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工业园区危废处置中心等22个项目已建成投用。推进“无废园区”“无废运河”等无废细胞建设,建成园区智慧安全“5+1”工程,印发“汽车4S”无废街区实施方案。围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收贮运不健全、飞灰综合利用能力不足等问题,推进一批强基础、补短板项目建设,同舟环境服务有限公司80万吨/年工业固体废物收集、分拣、转运中心环评已报批;行健、万汇两家企业飞灰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环评。

抓好环境安全管控。印发《淮安市生态环境消防救援应急联合队建设实施方案》,市、县两级均与相关部门单位签署《联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部门协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强突发水污染应急防范体系建设,已完成苏北灌溉总渠、浔河等9条河流应急防范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全市77家重大风险企业应急管理一张图已全部上墙,淮安工业园区化工片区、淮安(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洪泽经济开发区均完成三级防控体系建设,并建立应急物资库。常态化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累计发现隐患232个,已完成整改202个。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1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