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年,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三十头社区的大街小巷,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群身穿着粉色马甲的奶奶。她们的马甲上写着“暖心妈妈”,她们的身影多出现在菜地、菜市场、小区里,让人忍不住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群体?她们又在做什么样的事?近日,记者跟随她们开展了一次志愿服务,了解她们的故事。
想尽己所能为社会做些好事
3月12日一早,家住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的周国华、邢存群和另外几位姐妹,就忙活了起来。她们带上粉色马甲,一起来到东元家园小区集合,准备开启今日的志愿服务。
在小区附近的一处菜市场里,几人粉色的身影格外打眼,粉色马甲上的“暖心妈妈志愿服务队”,也十分引人注目。“师傅,我们来点五花肉,要肥瘦正好的!”买完猪肉,几人又来到菜摊上,经过一番挑选,顺利选购了毛豆、香干、西红柿、千张、青椒、韭黄等新鲜的蔬菜。菜买好了,午餐的菜单也差不多了然于胸。
从菜市场走出,几人又轻车熟路地来到不远处的一处菜地。把刚买好的菜往旁边一放,周国华就开始娴熟地摘着菜,不一会儿,就摘了满满的一大袋子。“我们叫‘暖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利用空闲时间,会给社区一些老人上门做饭、打扫卫生等等。这是我自己种的菜,我今天还带了自己做的卤菜!”
今年56岁的周国华,经营一家卤菜店已经快30年,去年,又新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还不错。虽然已经快60岁了,但闲不住的周国华在忙生意的同时,仍然还想做点什么。了解到社区准备组织一个志愿服务队,为孤寡老人、残疾老人服务,她便主动加入了。
“我平时没什么其他的爱好,就觉得多余的时间能做点善事特别好。而且我自己的父母在我40岁不到的时候就生病去世了,所以看到这些老人也觉得非常亲切,把他们当成爸爸妈妈来关爱。”
今年60岁的邢存群,是银行的退休员工。在她看来,住进一个小区,就相当于是一家人。“原先在银行工作时,看到老人来办理业务,我就会主动上前,现在退休了,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关心老人既是一种习惯,也成为了我的一份爱好。”
“她们特别好,就像我的干女儿”
买完菜,周国华和邢存群来到东元家园小区的一位老人家中。这已不是她们第一次来,一进门,两人就熟络地打上了招呼,然后换上围裙,走进厨房开始忙活。切菜、备菜、下锅、热炒……小小的厨房,很快就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
聊天中,记者得知,这位名叫陈长珍的奶奶今年已经83岁了,生病残疾也已有10年的时间,日常行动只能依赖轮椅。老人共有4个孩子,2个女儿远嫁在外,2个儿子也都生了病。平时,小儿子只会准备些简单的饭菜,大多数时候,老人都是待在家里,没有太多事情可做。
没过多久,饭桌便被一个接一个菜填得满满当当。红烧肉、韭黄香干、小炒青菜、西红柿炒鸡蛋、炒毛豆、卤牛肉、卤鸡爪、卤鸭胗……陈长珍吃得非常开心。
暖心服务,不止一顿饭菜。每次去到老人家中,像周国华和邢存群这样的志愿者,还都会帮着打扫卫生、整理床铺,有时还会帮老人剪剪指甲、洗洗头发。逢年过节,自家备了年货,也会给老人多送一份。最重要的,还会陪老人聊聊天、解解闷。陈长珍忍不住点赞,“她们特别好,就像我的干女儿一样!”
在陈长珍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这群“干女儿”,如同一束束阳光,温暖了心房。
一年来,14位队员已服务36位老人
在跟随这群“暖心妈妈”上门服务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暖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是新站高新区暖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幸福厨房项目孵化出的一支队伍,成立已有一年时间,一共有14位队员,累计服务人数已有36人。
三十头社区暖阳社工工作人员介绍,三十头社区,是村改居的一个社区,孤寡老人、高龄老人都比较多,而且比较分散。关注到这样的情况,暖阳社工便组织了这样一直队伍,吸引了许多有爱心的“暖心妈妈”。平时,除了为老人做饭、打扫卫生,还会配合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给孩子们做一些好吃的,就像妈妈一样,为老为少。
岁月漫长,爱心的脚步没有停歇。周国华说,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条件允许、身体允许,她就会一直坚持下去,温暖了老人的同时,自己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合报合爱同行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任海怡/文 吴翰林 张正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