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眼睛老看不清东西,前几个月摔了一跤导致胸骨骨折,之前还能打打零工,现在不能了,听新闻上说生活有困难找民政部门……”不久前,丹徒区辛丰镇的蔡某(化名)向丹徒区民政局求助。
丹徒区民政局第一时间启动救助程序,调查了解到,目前蔡某独自租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单间,曾多次骨折住院,住院费用由侄子代付,出院后因视力和身体原因一直未能就业。丹徒区民政局经过综合评估,决定为蔡某提供针对性救助服务。
丹徒区民政局安排专人协助蔡某去医院做了全面体检,积极协助办理残疾等级评定,及时为她发放临时救助金3500元,同时开展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如符合条件,将第一时间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近日,镇江市2024年社会救助宣传月活动启动,记者获悉,2023年,镇江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完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以扩围增效为工作重点,扩大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切实发挥社会救助民生保障“防御网”作用。
兜底保障密实牢靠。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及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2023年,全市共保障低保对象1320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4亿元;保障特困人员5603人,发放特困供养金7571万元;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732户。落实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原820元/人·月提高至840元/人·月,较上年增长2.4%。全市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原1070元/人·月提高至1100元/人·月,实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实行急难发生地临时救助,会同医保部门对低收入人口年度个人医疗费用累计超1万元的进行逐一梳理摸排,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全年共实施临时救助2998人次,同比增长34.2 %,发放临时救助金累计430.65万元。
扩围增效落地落实。镇江出台《关于明确相关标准进一步做好低保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拓宽政策覆盖范围,力争将更多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对近年来退出保障人员、申请未通过人员、临时救助中的大重病患者等几类对象进行分类梳理。累计摸排困难群众47574人,符合条件的确保应纳尽纳、应保尽保,不留堵点和断点,全年累计新增低保对象1281人。
创新实践持续深化。持续深化“温情救助”改革创新实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联动“小网格”服务“大救助”为主题的社会救助创新实践活动。一方面,将1.95万名低收入人口信息纳入平台进行管理,匹配到相应网格,推动2万名网格员融入社会救助体系,开展重点走访和监测,拓展特殊困难群体主动发现渠道。另一方面,按照早发现、快运转、重实效“三步走”的方式,建立“发现报告-分析研判-跟踪办理-办结回访”的救助网格闭环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救助功能优势,累计摸排各类困难群体4.2万人次,及时将1411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低保等救助范围,为514名困难群众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同时,建立全员培训、综合帮扶、激励鼓励三项机制,提高网格员发现、识别困难群众的能力,对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分析研判,协助提供多元化救助帮扶服务。(记者 朱秋霞 通讯员 俞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