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的建城史,为江苏扬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存。如今,这里保留了古城历史空间、街巷肌理和生活形态,烟火气与文艺范儿相辅相成、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动态平衡,走出了一街一策、一片一方、各美其美的“焕新”路径。
5.09平方公里,一街一“味”
“巷城”扬州,5.09平方公里被完整保护的明清历史城区,是扬州运河沿线最具烟火气之地:分布大小传统街巷500多条,至今仍有8.5万原住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历史空间、街巷肌理和生活形态保存完整,散发独特韵味。
东关街的文旅气。不来东关街不算到扬州。千年积淀,东关街内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原汁原味、延续至今,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和展示窗口。在个园里领略江南园林之美,去冬荣园里的小剧场听一场扬州清曲,从街头到巷尾打卡扬州美食……阳春三月,东关街里游人如织,近两个月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
皮市街的文艺范儿。青石砖铺就的步行道凹凸不平,行人不急不缓,茂盛的树木让街巷韵味十足,店铺各有特色且文艺,以咖啡馆、书店为主。“古时扬州人喜欢一盏茶香一首词,如今一杯咖啡一本书也许是属于现代年轻人的‘扬州慢’。”“网红打卡点”边城书店主理人王军说。
仁丰里的文化味。如果说东关街是老城繁华的代表,皮市街是新旧交融的典范,仁丰里则是老城文化的符号。入口处一块显眼的招牌写着“仁丰里·非遗在说话”昭示着这条街巷的文化底色。这里既有旌忠寺、阮元家庙等历史遗存十几处,也散落着古琴、雕版印刷等非遗工作室15家,民居客栈、特色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店主们自诩不爱做“老板”只为当“老师”,不做“生意”做“创意”。
“焕新”路径之变
地方政府从“开发”到“治理”。2007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造东关街,采用沿街居民搬迁、政府投资规划修缮的方式,政府主导作用明显。2011年彩衣街改造时,政府除了继续投资提升基础设施、审核民居外观修缮方案外,房屋具体施工由居民自主决定,政府适当补贴。2016年仁丰里实施改造,更强调自下而上,政府引导,鼓励居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皮市街则在2021年引入物业公司对街区开展标准化管理,同年成立皮市街管理办公室,确保沿街店铺符合古城风貌。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四级调研员高永青表示,过去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地方政府最大任务是动迁,如今重心在治理。
群众从“旁听”到“决策”。在扬州,古城保护有一条“铁律”:设计古城改造方案,必须广泛倾听各方意见。东关街改造时,考虑到整治面积大,政府将沿街居民异地安置,街区运营交给政府平台公司,居民较少参与开发。到彩衣街时,居民改善自有房屋只要遵守政府整体风貌要求,不仅无需搬迁,且施工方案的确定、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材料的购买等都可自主决定。仁丰里改造时明确“居住为主、文旅为辅”,几步一处的共享座椅、百米一个的共享水池等小而微的共享空间都由街边居民、商户提供,激活老街居民淳朴好客的民风以及非遗大师、创客的创新创意。
生产与生活同街共生。原住民外流、商业过度集中,是不少老街走过的“弯路”。扬州从搬迁沿街居民、让老居民安居后方,到民居与店铺错落分布。挂着相机的游客信步闲逛,本地居民骑着电动车往来。同时,文旅业态、基础设施改造等向街道两侧延伸,增强沿街开发带动作用,推动街区品质提升。53岁的袁荔在老街出生、长大,18岁后曾搬离,几年前再次搬回这里。她说:“老建筑和老邻居都还在,改造后水电气使用更方便。在这里能看到扬州城的‘里子’。”
“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扬州更新模式三方面经验或可对其他地方的历史文化街区“焕新”工作提供借鉴。
一是规划先行,“一张图”保护古城60余年。“扬州古城保护规划出台时间早、起点高、执行严、体系全。规划几乎覆盖每一平方米。”高永青介绍, 扬州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坚持“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2017年,《扬州古城保护条例》出台,保护古城已成为一种“城市意志”。
二是因地制宜,保护改造“一街一策”。扬州市文物局原局长顾风表示,国内外有大量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但不能硬搬照抄。扬州从老街自身特点、游客分层需求出发,“量体裁衣”制定方案。东关街街面宽、纵深长、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大、拆迁量大,采取政府投资规划修缮的方式,先搬迁后改造。仁丰里、皮市街等体量小,有一定旅游商业基础和发展条件,选择弱化政府作用,强调“自下而上”,通过政府补贴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对局部小地块进行微更新。
三是“人”“文”结合,让老街“活”起来。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灵魂。扬州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实践中,根据建筑完好程度进行适当修缮整治,提升、改善基础设施,通过“住得好”让老居民“留得下”,原貌、原住、原味保留老街风貌。古城的有机保护,还必须解决“怎么用”的问题。扬州探索非遗进老街,仁丰里先后引进非遗工作室和文旅商户共58家,文化魅力更吸引人们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