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三大开发区引领城市创新蝶变

  原标题:开放开发 勇立潮头

  三大开发区引领城市创新蝶变

  1992年,合肥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随之,为抢抓国家从沿海特区到内陆逐步扩大开放的重大机遇,合肥适时提出“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战略目标,跳出老城市建设开发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顺应发展的潮流,上世纪90年代,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相继成立,成为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

  合肥高新区:在未来产业新赛道奋力奔跑

  如果以时间为刻度,那么合肥高新区是合肥几大开发区中最早建立的——早在1990年10月17日,其“前身”合肥科技工业园就已经开工建设了。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1992年7月,合肥科技工业园正式更名“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从世界上第一台VCD、全国最大的模糊控制洗衣机生产线到当下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在30多年的建设历程中,合肥高新区一步一个脚印,演绎诸多引人入胜的“创新神话”。

  以量子科技为例,合肥高新区早在15年前就已经前瞻布局。经过十多年的孕育、发展,合肥高新区集聚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及中电信量子集团等产业链企业60余家,合肥量子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经获批“全国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正聚力打造“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不止于量子,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拥有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的合肥高新区,正在元宇宙、新一代人工智能、可控核聚变等未来产业方向加快“生根”。

  “我们的未来产业可以用‘2+3+X’概括。‘2’即量子信息、空天技术等具有先发优势的未来产业;‘3’即下一代人工智能、聚变能源、合成生物等具有基础的未来产业方向;‘X’即自由探索一批前沿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新领域。”合肥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着眼未来,为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催生更大新质生产力,合肥高新区日前正式启动“新质企业高成长培育工程”,力争到2026年,新质企业群体数量实现倍增,突破3000家。

  合肥经开区:由“0”起步到“领跑者”

  从无品牌无项目无企业,到联想、联合利华、海尔、日立等龙头企业的相继落户,从一片薄田荒岗的乡村,到安徽第一个亿级开发区、第一个实现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开发区……

  这就是合肥经开区的故事。

  1993年春,合肥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放开发、再造新合肥”的决议》,当年4月3日,合肥经开区在改革浪潮中破土而生,这片从“0”起步的土地,写下了我国开发区发展史上工业化、城市化的传奇篇章——

  成立当年,合肥经开区开办新城社会化公司、新都贸易公司、香馨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创新“管委会+公司”模式,自我造血谋发展;

  1997年,合肥经开区创新“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体改方案”最早获批,为全国开发区行政体制设置提供了全新样板;

  2000年,合肥经开区获批为国家级开发区,继续缔造工业发展的“合肥速度”;

  2013年,合肥经开区挥师北上,搭建新桥科创示范区建设主战场,累计投入250亿元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加快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通道建设;

  2014年6月,省级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的设立,合肥经开区对外开放的领域再次拓展……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抢先布局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从大众整车制造基地、数字化销售总部、大众软件公司、智慧物流、核心零部件配套等全产业链项目全面建设,再到蔚来汽车南北联动,北区核心配套项目全速建设,已初步建成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集群。

  合肥经开区“五大开放平台”也在高速发展。其中,合肥经开综保区排名全国前十;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经开区块以占全市0.2%的面积,贡献了全市25%的进出口额;新桥机场稳定运行多条国际货运和客运航线;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深度参与合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运行。现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0余家,外向型经济水平迈上新高度。

  新站高新区:做强科技创新“底色”

  作为全市“芯”“屏”等战新产业的发源地,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加快构建“精”和“全”的产业结构,不断擦亮“高”和“新”的发展底色。

  时间回到1992年,其“前身”——合肥新火车站工程建设区动工建设;1995年4月,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设立;2016年6月,正式更名为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5年,合肥市提出了“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当时的新站试验区就此走上了“工业强区”之路——以乐凯工业园、宝业住宅产业化基地、普尔德医疗用材等新材料产业项目为代表,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的格局。

  特别是随着2009年4月13日,总投资175亿元的合肥京东方项目正式落户并开工建设,新站高新区开始在工业发展道路上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由传统工业模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建区30年间,新站高新区先后经历四次重要区划调整和三次功能转型,辖区面积约205平方公里。

  “纵深开阔的发展空间拉大了城市发展框架,也注入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新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新站高新区常住人口增速始终位居全市第一,是合肥市净流入人口最多、最快的区域,高教基地30所高校、20万青春人口为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朝气和活力。

  目前,新站高新区集聚了京东方、维信诺、视涯、晶合、康宁等产业链龙头项目,各类面板年出货量占全国的1/7,显示驱动芯片出货量全球第一,晶合集成晶圆代工跻身全球前十。

  同时,新站高新区还抢抓万亿量级元宇宙产业风口,发挥视涯科技链主企业优势,引进灵伴科技工业元宇宙总部项目,积极打造元宇宙发展先导区;充分挖掘北航的航空航天资源,以少荃湖片区建设为契机,谋划少荃湖片区无人驾驶及低空经济创新场景。

  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实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做强科技创新“底色”,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新站高新区明确了“1324”目标战略,力争2028年全区GDP超过1000亿元,打造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3000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服务业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大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未来产业4个百亿级产业链群。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