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体量虽小,却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细胞”,在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苏州,个体工商户占全市经营主体总量的61.08%。为了让数量庞大的个体工商户轻装前行、蓬勃发展,2024年以来,苏州市场监管等部门积极建机制、聚合力、优服务、创品牌,通过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激发个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做好“加减法”
立足职能让服务更优
如今登录“美团”“饿了么”平台,细心的消费者看到了新变化:一些小店挂上了“知名类”“优质类”“特色类”“新兴类”等新标记,可选的品质及服务有保障的商户更多了。吴江区松陵街道的麦果优品(鲈乡南路店)便是平台“新兴类”代表之一。“这是我们公司26家门店之一。自从它在外卖平台和实体店面挂上新标记、新标牌后,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仅外卖单就比以往多了超三成。”苏州果麦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万金飞介绍。这是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工作的一项特色举措。目前,全市已有78家个体工商户在本地生活类平台上获得了分类标记,得到更多流量支持。
2024年7月,《苏州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策举措》在全省率先出台,针对全市“生存型”“发展型”“成长型”三型、“名、特、优、新”四类个体工商户推出了包括统一授牌展示、平台标志展示在内的20项服务举措。
聚焦线上服务,持续助力发展。进入市市场监管局在“苏商通”平台上打造的“苏小福”个体工商户服务专区,广大商户可以一站式了解政策、活动资源等第一手信息;在这里,“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同样得到了充分展示。
惠企服务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一份“清单”,如同一颗“定心丸”。2024年12月,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5.0版清单指导意见》,在4.0版清单基础上,明确了对129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在包容审慎监管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从4.0版清单到5.0版清单,2024年,苏州市场监管部门办理“免罚轻罚”案件4749件,涉及1980户个体工商户;2020年以来,全系统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数及减免处罚金额占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近1/3,力度全省最大。
一次年报改革,开启“绿色”新通道。随着“个体工商户年报”功能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微信小程序上线,个体工商户办理年报事项更便捷,还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年报信用修复“零跑腿”。
“一站式”整合,发挥多元功能。市市场监管局融合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资源,做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全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质量赋能站”实现全覆盖,共服务个体工商户及中小微企业超5360家次,解决个体工商户技术难题或困难2278个。服装类电商质量提升、纺织服装行业“智改数转 创新赋能”主题沙龙、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苏质融”质量客户服务交流会、“质享生活益起行动”公益培训班、电动自行车安全教育宣贯会等服务活动同步开展,全方位守护个体工商户成长;依托服务站和联系点矩阵,电商平台、直播服务机构、头部网店、跨境电商等多个平台经济领域发展也有了更有力的智慧支撑。
打造“金名片”
连点成景让发展成色更亮
“点上开花,链上成景”。务实举措加码推进,为广大个体工商户扎根苏州、蓬勃发展增添底气,更形成了集聚特色优势的服务品牌。
多元赋能之下,个体工商户特色服务街区建成。位于吴江区的吾悦金街是环绕商场建设的室外步行街,拥有个体工商户388家,占比达85%,且业态丰富。在这里,“进一条街,看个体百态”。聚焦“让个体工商户小块头迸发高质量发展大能量”这一主题,街区融合了食品安全、明码标价、消费维权等多项市场监管职能,并与多部门联动发力。
商场外,人流量较大的药店被打造成民生药事服务驿站;东吴面馆门前贴着个体工商户分型标志“新名片”;各家餐饮店除了“明厨亮灶”外,门口都有“食安码”,消费者“手机扫一扫,就知好不好”;同样是“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水果店门口,贴有个体工商户码上诉求通,有问题扫码反馈,统一协调解决。商场内,个体户工商户占比超过六成,通过参与吴江特色产品电商推介会,不少个体工商户负责人化身网络主播直播带货,挑战新赛道;商场内设有个体工商户合规经营指导站、消费纠纷调解站、食品安全工作站“三站合一服务站”,按需帮扶个体工商户。
随着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特色街区经验得到进一步推广,如今在全市,已打造22个个体工商户特色街区,做到板块全覆盖。比如,苏州高新区在苏绣小镇成立了辖区首家个体工商户服务站,集合各项服务职能,阵地共用。
党建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被不断推广:在吴江区及下属各乡镇,一批“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服务中心”大门常开,让个体工商户遇到困惑有“娘家”;活动常办,连续开展近百场座谈、会议,开设百余次“跟党一起创业·微党课”,开展个体工商户子女关爱活动;在商圈、古镇、农贸市场等处建立个体工商户服务指导站,聚焦食品经营、药品经营、广告宣传、知识产权等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将党建红色能量融入个体工商户帮扶工作的具体实践。张家港市打造的“小个专红领融合服务中心”,融合服务场景、实现多元体验,以“服务暖心、办事省心、政策贴心、队伍联心、党建同心”的“5X·暨市享”服务映射港城温度,累计服务个体工商户7000余人次。
推出“组合拳”
各展优势让帮扶合力更强
顺应需求要精定位,帮扶赋能要全方位。如今,全市16个部门和10个县区板块,全面凝聚守护个体工商户成长发展的更强合力,各展优势为广大个体工商户提供支持农业品牌建设、金融服务助力、提供“个转企”指导服务、提供招工用工服务、推荐参与青年小店“成长计划”等多领域助力,持续打好服务“组合拳”。
市文广旅局开展了“寻味沙洲·非遗地标美食”“守望长江”非遗民俗大集等系列旅游美食文化活动,邀请个体工商户“赶集人”,汇聚长江流域好食、好物。
市人社局举办“沪苏同城”创业大课堂、创业导师“四进问诊”等系列活动,为个人创业者讲解创业知识、解读创业政策、分析创业形势、指导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者创业能力;举办的现场招聘会、零工招聘会吸引了大批个体工商户参与,提供岗位超万个。
苏州各级公共就业部门为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用工主体招揽人才,结合“春风行动”等部署,开辟46条线路,组织企业赴河北、河南、陕西、安徽、云南等省份开展劳务协作交流活动,提供岗位7.5万个。
围绕金融助力就业创业,2024年全市共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365万元,为170户个体工商户提供“苏岗贷”低息信用贷款25806.93万元。
在2024年8月开展的第三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期间,各部门“线上+线下”开展上千次专题宣传及培训活动,吸引了超过20.24万人次参与,协调解决个体工商户问题诉求和实际困难2272个。
共铸“聚能环”,共创“特色牌”。太仓市创新设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服务中心,打造“苏小福·太舒心”服务品牌,统筹私个协会、外卖配送行业党委、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等职能,与审批、税务等部门共同开展“个转企”指导服务,帮扶建设个性“五坊”,打造网红打卡作坊群;与农业农村部门、资产集团共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项目;与多家银行推出“小微贷”“幸福小哥贷”;打造电商直播孵化器,支持直播新业态发展。昆山周庄创立“方圆365”品牌,创新“12345”工作法,引导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党员在诚信经营、社会治理、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引导党员经营户亮出身份、挂牌“上岗”……
打“底色”,提“成色”,增“亮色”。2025年,苏州将进一步优化实施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升级建立“全链条”式服务机制,打造更多助力个体经济发展的“新品牌”“金名片”,让城市“微经济”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