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书写,常常在改革中开启新篇章。
46年前,发轫于安徽省滁州市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滁州改革的齿轮开始转动。
46年来,滁州先后承担95项国家级和143项省级改革试点。每一步“敢为人先”,每一次“破旧立新”,都在“改”变滁州。
四十六载沧桑巨变,滁州经济体量从2012年全国第185位上升至2023年的第89位。令人惊羡的“滁州速度”诠释着,改革开放何以成为“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标注下新的奋斗坐标,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不久前召开的滁州市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奋力展现“六个新作为”、做到“六个走在前”,加快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滁州的改革蹄疾步稳,改革的滁州气象万千。
“改”出新探索 把稳“方向盘”
秋分的小岗村,草木才染秋色,稻谷渐次成熟。在种粮大户程夕兵的农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水稻收割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8年来,他流转的土地从280亩扩大到760亩,不仅种植面积增加了,机收率还达到了100%。他还牵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院、育秧工厂一应俱全。
“今天一台机子就收割了30亩,要是以前三四十人一天都干不完。虽然流转面积越来越大,但种地却越来越轻松,越干越有劲。”程夕兵说。
而程夕兵的“劲”,正是源自小岗村以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不断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
在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的案头,有一本“改革清单”,上面记录着小岗村近年来实施的各项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
细看这份清单,无不瞄准农村发展的“堵点”“痛点”,实招和进展历历在目。
面对土地流转不规范的问题,小岗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发出了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
为了让农民共享集体收益,小岗村探索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让村民从“户户包田”到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从小岗村的实践来看,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巩固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目前,全村土地流转率已达74%,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1家。
更直观的是,小岗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的68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4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自2016年的16169元增加到2023年34900元。
从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的“红证书”,再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常讲常新的改革,蹚出了一条条发展新路,带来了一波波改革红利,让小岗村百姓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改”出新动能 牵住“牛鼻子”
“这里再也不是没人问的农村咯!”
在南谯区乌衣镇生活了50年的张连明,至今不敢想象,这个地处皖苏交界的小乡村,几年前还是无人问津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变化源自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浦口—南谯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同年10月,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签署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建框架协议。
示范区究竟“示范”在哪?跨省合作又如何不破行政隶属,却能打破行政边界?这一切,都需要改革。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浦口—南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放眼望去,尽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厂房、焊花四溅的车间……各种大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让人处处感受到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有形的面貌转变,是无形制度的生动注脚。
滁州市宁滁新型功能区合作交流局局长张汶华介绍,做好“一体化”,南谯区与浦口区率先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合作成立开发公司,双方按照8:2出资、7:3收益分成。
同时,按照“浦口推荐、联合招商、共同研判、产业协同”机制,在南谯区先行规划1000亩“飞地”,打造南浦合作产业园。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围绕半导体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园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近三年落户园区项目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占75%。
下好毗邻“关键子”,带活全市“满盘棋”。
截至目前,滁州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安徽省第一。近三年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近800个、实际到位资金居安徽省第一。
滁州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牵住发展“牛鼻子”,正一步一个脚印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改”出新作为 铺就“幸福路”
改革,归根到底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9月19日,在明光市潘村镇中心卫生院,浓浓的药香弥漫着整个中医馆,中医科主任于加抗正在为村民老张进行艾灸治疗。
在中医治疗室里,艾烟升腾、药香四溢,老张和其他几名患者趴在治疗床上,背上或扎着针灸,或背着艾灸盒,或扣着火罐。于加抗正轮流为患者捻针、拔罐、推拿。
而这一场景,每天都在明光市133个村卫生室里上演。
为了让中医药走近基层、走近百姓,2020年,明光市开展了“银针行动”,为基层群众提供“花钱少、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服务。
普及中医服务,离不开充足的中医资源。为了把“老村医”变成“新中医”,明光市邀请各级中医名师名家,开展技能培训、继续教育,手把手教学,让村医现学现用、快速上手。
现在,明光市每年拿出1250万元资金,用于激励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人才培养、设备购置等,并且将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了医保门诊报销。
除此以外,明光市“归拢”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资源,在明光市中医院建成全市共享的“智慧中药房”。
在这个“药房”里,中医药统一采购、管理、调剂、配送,统一在明光市中医院煎煮,免费快递到患者家中,实现线上开方、送药上门。
三年来,明光市县域内就诊率由77.8%增长到85.2%、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诊疗人次由3.84万人次增长到5.01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人次由28.1万人次增长到38.03万人次。
除了基层中医药改革,滁州还有县域医改“天长模式”、农村垃圾治理“来安经验”、人居环境整治“明光经验”……改革的每一次起笔,都在擘画出更美好的民生新图景。
改革愈深,活力愈足,动力愈强。滁州依靠改革走到现在,也必然依靠改革走向未来。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滁州必将深深镌刻下新的奋进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