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人潮涌动“大黄山”激起几多浪花?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安徽全省接待游客49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2.8亿元,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大黄山4市推出系列新打法、新玩法,提升了旅游市场活跃度,龙头带动作用明显。

  盘点“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变化,或可为当下推进大黄山建设提供参考。

  山的引领——

  发展高铁旅游,拉长“周边游”半径

  “五一”期间,黄山景区接待游客12.97万人次,九华山接待游客17.98万人次,天柱山景区接待游客12.38万人次,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3座名山游客接待总量占大黄山区域90家4A级以上景区接待量的20%,引领作用突出。

  “池黄高铁4月底通车运营,标志着大黄山进入高铁时代。”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杜俊认为,池黄高铁结束了池州市青阳县、黄山市黄山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并在池州站、黟县东站分别与南京至安庆高铁、杭州至南昌高铁联接,直接把高铁游客送到了九华山和黄山大门口。

  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黄山市高铁累计到发旅客3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3.07%,远程旅游市场增幅明显。

  “高铁网络带来的不同城市群之间‘公交化’‘地铁化’趋势,激发了人们个性化、特色化、小众化的旅行需求和兴趣,坐着高铁去旅行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鲜活图景。”黄山巅峰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盛学峰认为,除了高铁旅游的加持外,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作为传统山岳景区,“热度”不减的背后是“上新”不断。

  吉祥喜庆的“金龙”在黄山光明顶与黄山脚下的九龙瀑共舞,金色火焰的“凤凰”在黄山西海与徽州区灵山两地间翱翔,给节日的黄山增添了经典的时尚。

  “五一”期间,黄山景区推出舞龙鱼灯、皮影戏、黄梅戏、茶艺等传统非遗体验,举办四大名著演绎、“听山清音”音乐会、汉服打卡等活动;九华山景区举办花海文化节、国风集市等活动,天柱山景区举办听网红平湖对景高歌、博物馆里观画展等活动,三大名山处处洋溢着文化味和年轻态。其中,黄山景区“90后”“00后”游客达67%,游客平均年龄30.1岁,年轻客群成为消费主力。

  “高铁实现了游客出游半径和目的地游憩半径双提升,重新定义了‘周边游’,但也让不同空间的旅游资源处于动态的激烈竞争中。”黄山学院地方旅游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大黄山文旅发展带来弯道超车的机遇,关键是如何加快旅游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客流”变“客留”。

  对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核心景区来说,要锚定大黄山建设的定位,结合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实行差异化、融合化发展,打造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平衡淡旺季“冷热不均”,逐步摆脱“门票经济”依赖,加快传统观光型景区向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转变。

  县的机遇——

  发掘文化内涵,打造“非传统”目的地

  与小米联办“春游江淮创意摄影大赛”特别影展、与美团开展“诗画宏村·乐活古黟”主题活动、邀请网红摄影师为游客免费拍照赠送照片……“五一”期间,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接待游客11.5万人。

  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五一”假期首日对全国255个重点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的大数据分析:黟县宏村、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等成为游客规模前三的历史文化类乡村旅游目的地。

  从各大旅游平台近日发布的数据来看,“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内部结构性变化开始显现,更多非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县域小城和乡村备受游客青睐,有数十个三线及以下城市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00%。

  据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五一”期间,黄山市共接待游客385.1万人次、同比增长15.82%,旅游总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20.6%,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黄山风景区、宏村、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屯溪老街、黎阳in巷、屯溪河街、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和西溪南等8处景区点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齐云山、呈坎、黟县古城、东黄山度假区等接待量增幅超40%,呈现出“山水村夜”文旅坐标系的全链条业态。

  业内专家分析,国内旅游市场从大城市下沉到小城市、从热门景区辐射到广袤乡村,折射出旅游产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相比大城市的“人从众”,县域等下沉市场更适合放松身心的休闲度假,且各类消费更具性价比;另一方面,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了进入县域市场的直达性和舒适度,也提升了旅游供给弹性。

  大黄山是安徽旅游资源种类多、密度大、品位高的区域,是全国8个A级景区集聚区和全国11个民宿群带之一,也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显学发源地之一,集聚了A级景区2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或中国传统村落447个,全域旅游发展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多元化的旅游供给和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五一’假期释放出旅游市场下沉的信号,顺应了当前旅游者对于沉浸式体验、中小尺度目的地全域覆盖的旅游需求,这对推进大黄山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安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东和教授认为,大黄山的顶层逻辑是大尺度旅游,但是需要中小尺度目的地的各美其美,进而支撑大黄山整体的美美与共,县域旅游有望成为大黄山休闲度假高质量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黄山区域应顺势而为,始终瞄准旅游市场变化趋势,强化旅游目的地思维,不断推进产业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让龙头景区“顶天立地”,让乡村旅游“铺天盖地”。

  街的场景——

  创新互动体验,丰富“新中式”产品

  “那些最诗情画意的山水古村,随处可见被深厚绵长的文化底蕴浸染的水墨丹青。”5月5日晚,著名演员章子怡时隔25年重游《卧虎藏龙》取景地之一的黄山市后,在个人微博上如此感慨。

  “五一”期间,许多游客与章子怡一样,在领略黄山市“山水村夜”诗情画意之外,还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氛围,以及小美好、小美景、小美食、小美物、小美宿等多元体验场景。

  从屯溪区的黎阳in巷城市咖啡文化节、“恰山水 正青春”乡村运动狂欢节、江畔音乐会和老街民俗巡游等活动,到黄山区的“五一露营生活节”、太平湖“水上嗨玩节”,再到徽州区推出的“嗨徽州 一起去村游吧”主题线路;从歙县的美学市集“徽物集”“徽州府有囍”沉浸式演出,到休宁县的齐云山“逍遥生活节”、徽州名人馆藏文献展,再到祁门县的“乡村野趣梦幻灯光节”、祁红文化主题研学游,还有黟县的《宏村·阿菊》实景演出、西递国际水彩艺术节、“古城春日宴”、“非遗会客厅”等文旅活动……“五一”假期,黄山市各地推出的古城古村打卡、非遗文化体验、博物馆观展、美食体验等“新中式”旅游,用场景链接风景,在现代旅游休闲中植入传统文化体验,给人们的大黄山之旅增添了一抹书卷气,也带动了假日消费。数据表明,“五一”期间,黄山市旅游总收入中门票收入占比仅为1.7%。

  值得一提的是,5月2日至3日,徽州“沿浦”杯乒乓球公开赛在黄山市体育馆举行,世界冠军刘诗雯、周雨、闫安等国手,与来自上海、南京、深圳、杭州、武汉等地的15支球队近百名运动员同场竞技,为广大球迷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国球盛宴。

  在游客“用脚投票”的当下,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缺一不可。前不久,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相继签订大黄山区域警务一体化交流协作框架协议、大黄山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协议,共建大黄山警务合作区,成立大黄山企业信用同盟。此外,黄山景区联合支付宝平台共建国内首个国际化友好景区,通过升级支付、红包码、导览翻译等数字化能力,为入境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

  “五一”期间,黄山市各地全面开启“花式宠客”模式,试点设立“无忧吐槽电话”,探索建立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同时,1.12万人次的志愿者活跃在黄山市各核心景点、游客中心、交通道口等重要节点,服务游客28.5万人次。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3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