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首页>地方频道>淮南

“乡村民俗振兴产业基地”振兴正当时

“感谢寿县陶店回族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你们‘保姆式’的贴心服务,解决了我们招工难题,现在,企业已经按时开工了。”安徽欧露雅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纪汝兵告诉记者:“现在,乡政府又为企业协调一部分场所用于职工食堂,解决了职工中午就餐问题。”

近日,记者来到寿县陶店回族乡“乡村民俗振兴产业”基地采访,看到8000多平方米的三栋厂房已经建成,基地实现了“六通一平”。在2000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车间,生产线上30多台服装加工机器不停运转,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工人们埋头加工服装,下料、剪裁、缝纫、检验、包装,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安徽欧露雅服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外贸服饰加工,成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市场,企业原来在江苏苏州吴中区,现在在连云港、徐州、淮南建有三家分公司,在淮企业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000万元,吸纳务工人员200人左右。“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6月份,都是满负荷生产。”纪汝兵告诉记者。

“原来要外出打工,不能照顾家庭,现在就近就业,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每月收入3000多元,我很满意。”陶店回族乡马店村村民郝玉娟告诉记者:“工厂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中午还免费供应一顿午餐。”该村的付多波本来计划春节过后外出打工,他告诉记者:“村干部动员我参加企业的招聘,刚开始我很犹豫,后来考虑到在家务工收入和外出打工差不多,又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我就决定在家乡务工。”

2019年,陶店回族乡按照寿县县委、县政府要求,开展了行蓄洪区居民迁建工作,主要将居住在行蓄洪区不安全地带的群众搬迁至安全地带,行蓄洪区居民迁建涉及2个行政村,28个村民组,926户,3013人。乡党委政府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在迁建小区对面规划了产业基地,让群众能够搬得走、住得稳、能就业、能致富。

陶店回族乡“乡村民俗振兴产业基地”占地面积17737平方米,规划标准化厂房5栋,共计16508平方米,配有三层办公楼1栋,2040平方米,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为三栋厂房和办公楼,总投资2008万元,2022年8月开工建设,2023年5月完工。二期工程计划在2025年开工。为解决资金问题,该乡负责人从省财政厅到县乡村振兴局多次协调,争取到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产业基地项目才得以建成,将带动周边700人就业,实现群众月均增收3000元。

“目前,安徽欧露雅服饰有限公司、安徽昕瑞鞋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已经入驻。安徽昕瑞鞋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军靴加工,目前正在进行设备采购。”该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就业问题,我们招商引资的企业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尽可能安排更多的村民实现平稳搬迁、科学安置、就地就业,稳步致富。”

陶店回族乡位于寿县中部,瓦埠湖西畔,是回汉民族和谐共居之乡,辖陶店回族村、湖滨回族村、桃园回族村、马店村4个行政村,总人口1428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504人,回族占总人口31.5%。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市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出,陶店回族乡要立足回族乡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企业到园区创业,创优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陶店回族乡不断强化吸引和促进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实行政务信息公开,开展企业经营包保,对乡内企业进行分类,根据企业不同性质安排领导班子进行包保,做到“因企制宜”“政策直达”。2023年,帮助全乡企业解决问题12件,主要为送技术、送政策、送资金、送工人。乡主要领导每季度开展一次“政企座谈”,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包保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困难诉求。

陶店回族乡负责人告诉记者:“乡里正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高标准谋划项目,建立乡项目库,谋划项目超过120个,投资额达10亿元,不遗余力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曹 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5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