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洋口镇的南通常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生产医药原料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73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区域和20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近年来,企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创新制药工艺、聚焦质量管控,以科技赋能走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之路。
在2013年建厂投产之初,常佑药业只有瑞舒伐他汀钙和阿立吉伦两个产品。经过多年经营,企业在以质量制胜稳占国内头部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矩阵。目前,已经拥有11个合成车间共计28类产品,形成了以瑞舒伐他汀钙为代表的心脑血管病系列产品、以来那度胺为代表的抗癌系列产品和以玛巴洛沙韦为代表的抗病毒系列产品,具有年产20吨瑞舒伐他汀钙、10吨索非布韦、15吨替卡格雷、10吨依泽替米贝、35吨普瑞巴林、40吨硫酸双肼屈嗪、3吨吉非替尼、0.8吨来那度胺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得到美国FDA、欧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相关体系认证,在国际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常佑分别投资4000多万元和7000多万元建成国内先进的研发实验室和多功能监测分析系统。研发实验室配备了色谱分析仪、气象分析仪等高端研发设备,已经立项研发产品40个,申请发明专利19项;多功能监测分析系统从原辅材料进厂、合成到成品生产层层把关,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公司副总经理樊世勇介绍企业积极吸纳高层次人才为发展注入动力,现有包括两名博士和9名硕士在内的研发人员67人,科技人员86人,还与兰州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太原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为常佑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除了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质的产品配方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精细化的生产流程更是不可或缺。
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常佑药业持续升级生产设备,合成车间里引进了包括管式反应机、搪瓷反应釜等多种相关配套设备,提升了整个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我们在生产中创新使用生物酶法制造工艺,在采购生物酶的基础上自己培养独有的酶,并用于实际生产中,使得产品收率提高50%以上,大大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樊世勇说道,企业不遗余力,打出降本增效“组合拳”,“生产调度中心是常佑药业的‘最强大脑’,在这里生产数据实时显示,关键设备统一调配,风险预警被及时处理,‘数控’的智慧指导一线实现精细化生产。”
建厂十余年,常佑药业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创新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25年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去年,常佑药业产值逆势上涨突破6亿元,利润超过9000万元。据介绍,今年企业的生产订单也已经排到四月份,还将有两个新车间在6月份正式投产,预计2025年可实现产值7.5亿元左右,利润有望突破一亿大关。“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下一步,常佑药业将加大研发创新、安全环保领域的投入,在细分领域勇攀高峰,向打造全球化原料药生产基地的目标迈进。”樊世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