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学雷锋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连日来,我市各地掀起学雷锋热潮。从党政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大学学子到部队官兵,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争当新时代追“锋”人。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据统计,全市共有2万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突破148万人,活跃志愿者8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6%,远高于全国6%的平均水平,累计服务时长超2466万小时。尤其是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学雷锋标杆和榜样,以新担当、新作为诠释着新时代雷锋精神,不断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
上虞区上浦镇渔家渡村村民董国光,创建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社。15年来,将草根公益团队发展成知名品牌,组织近5000次爱心活动,汇聚善款超千万元,获中国好人、浙江省道德模范、中华十大信义人物等荣誉称号。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俞学斌,牵头成立“护管行动”关怀居家鼻饲患者志愿服务团队,8年来服务总时长8860小时,为居家鼻饲患者节省费用65万余元。团队创新“院内—院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制订省内首个居家鼻饲患者服务标准,获浙江省百姓身边的“活雷锋”称号。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雷锋”就在你我身边。诸暨市餐饮业协会助力“爱心食堂”志愿服务项目于2019年启动,如今发展到60多支志愿服务队、3000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孤寡老人20000余人次、开展送餐活动800多场,累计服务时长43800多小时。
“许多人在帮助别人、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绍兴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愿意从事志愿服务的人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如越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的守护嘱托——古运河保护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志愿者深挖、保护与传承浙东运河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制作多语种运河风情视频,多家中外媒体给予报道,全网流量超5000万。
志愿服务,积小善而成大德,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社会志愿服务工作,深化推进县乡两级志愿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拓展完善村(社)志愿服务阵地。“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绍兴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将不断强化机制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发动市民就近就便奉献爱心,让志愿服务激发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