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持续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望。
坚持以文培元,高标准推进文化精品培育。亳州市大力实施文化文艺“精品铸造”工程,创作推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美誉度的文艺精品。其中《孝的陷阱》《童心可贵》《代理村官》入选省级戏曲孵化项目。淮北梆子戏《印记》、二夹弦传统剧目《慈母恨》进京展演,淮北梆子戏《雨燕衔春》《印记》入选全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坚持以文化人,高站位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深入开展加强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挖掘整理,“千年古井酒酿造技艺”“晰扬掌”“淮北梆子戏”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名录,全市国家级非遗项目增至6项。出版《梁巘全集》系列丛书,填补了书法历史上的一项空白。统筹推进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20个,覆盖率达98%。把“村村通”广播工作纳入县区党建考核内容,出台我市“村村通”广播建设提质增效八项举措,完成市县镇村四级应急广播建设,安装广播喇叭40940只,通响率达95%以上。打造早、中、晚三个时段市级对农广播节目,平均每年播放400多个小时。
坚持以文弘业,高质量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制定《亳州市“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文化发展改革工作定期联络协调、绩效考核评价等机制。2022年,列入省亿元以上文化产业省重点项目58个,计划完成投资32.825亿元,现已累计完成计划投资10.0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