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10县道与古井大道交口东300米有道路积尘,车辆经过扬尘明显。”随即,亳州市相关部门人员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洒水降尘,并将整改后的图片和说明发到了群里。日前,在亳州市大气攻坚指挥微信群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处环境问题也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解决,而像这样发现问题、迅速整改的信息每天都会在市大气攻坚指挥微信群里出现。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是老百姓的热切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市不断深化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担当有为、创新举措、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依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质量的热切期盼,持续提升全市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亳州市坚持市委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由市委主要领导直接抓,成立“11+1”工作组,实施专班管理。安排17名厅级领导干部包保市中心城区大网格、重点中型网格。在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建立73个中型网格和15个路段、441个基础网格,1432名网格员负责常态化管控,认真开展“九查九做”,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亳州市坚持系统化治理工业源,同步实施小微企业提标、重点企业超低、过剩产能淘汰。系统化治理面源,城市和农村统筹谋划。系统化治理移动源,做到车、油、路全面抓、全面治。
科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力武器,亳州市不断强化科技支撑。投入1860万元建成9套固定式遥感检测设备、19套黑烟抓拍设备等。“量身打造”了亳州物联网车载走航系统、亳州智能管控监测系统、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重型柴油车在线监控系统、禁行区电子围栏监管系统等大气污染防治五大系统,实现溯源、预报分析、在线监管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投入约1亿元建成94座空气质量自动标准站、140个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400套走航监测设施,建成超级站和VOC站,形成了完整的区域监测网络。
同时,亳州市引进国家环科院、海宏环保科技、罗克佳华科技等科研团队,驻点开展大气污染问题研究,针对不同领域的问题,制订个性化解决方案,促进了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蓝天澄碧,纤云不染,生活多么美好。”如今,药都大地已是蓝天常在,空气常新,市民朋友圈美图美景频频出现,幸福感满满。
数字见证成就。2018—2021年,亳州市PM2.5年均浓度从56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8微克/立方米,降幅32.1%,变化率省内排名第1位。PM10浓度从91微克/立方米下降至72微克/立方米,降幅20.9%,变化率省内排名第2位。优良天数比率从65.2%提高到78.5%,提高了13.3个百分点,变化率省内排名第2位。连续三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PM2.5控制目标。连续三年完成生态环境部下达的秋冬季攻坚目标。
2021年,亳州市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尤其显著,PM2.5平均浓度、PM10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三项指标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长三角41城市第一位,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优成绩。
2022年1月1日—8月31日,亳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7,皖北六市中正排第2名。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居全省前列,截至8月31日,PM2.5目标达成率120.7%,居全省第3名。优良天比率73.3%,目标达成率为107.3%,居全省第2名。